“狗屁!”
作为后世人,秦煇知道战列舰的未来结局是什么。
二战就是海战的分水岭。
二战前,巨舰大炮是各国海军都无法抵挡的诱惑,吨位越大越好,口径越大越好,毕竟个头大,威力才大嘛!
直到航母和舰载机出现,大家突然发现,没有空中保护的战列舰仿佛是个巨大的磁铁,自带吸引鱼雷和炸弹功能。
例如大和、武藏、俾斯麦,这些时代符号性的战列舰都逃不过长眠深海的命运。
尽管已经是皮糙肉厚,可也有扛不住的时候,10架战斗机不行就100架,1枚鱼雷不行就10枚、20枚,总会被炸沉!
但战列舰也有它独有的优点,那就是火力足够强悍,威慑力更是五颗星!
到了二战后期,倚重潜艇部队的汉斯海军,水面舰艇已经消耗殆尽,珊瑚海和中途岛战役后,倭国海军也失去了战斗力。
于是,盟军的战列舰变身专职炮台,成为支持登陆作战、海岛作战的利器,1943年萨莱诺登陆战中,汉斯国第13装甲师为阻止花旗军登陆,18辆虎式坦克,43辆4号坦克冲上滩头,和花旗海军1艘轻型巡洋舰、2艘驱逐舰,在1000多米的距离上展开激烈对射。
结果呢?
对轰中,7辆虎式,22辆4号被毁,有几辆坦克甚至被巡洋舰舰炮轰成零件状。
而诺曼底登陆时,汉斯国防军精心构筑的钢筋混凝土工事,对登陆部队来说是最大的威胁。
奥马哈海滩一个残余的机枪掩体,就让小胡子电锯在战争史留下挥之不去的印迹,当然,在盟军压倒性的火力轰炸下,绝大多数工事被摧毁撕裂。
最强的武器就是舰炮!
以诺曼底防线的掩体厚度和钢筋,登陆部队携带的轻武器根本无法撼动,但舰炮就不同了,被号称开罐神器的舰炮命中,就算没彻底摧毁,里面的士兵也会被震得七窍流血。
不得不感叹,也许,战争确实是科技进步的第一大动力。
思索良久,秦煇嘴角露出一抹邪恶笑容。
“下令封闭行州湾,对造船厂工业区实行全封闭管理,另外再放出风去,就说我们要制造30艘十万吨级战列舰,5艘18万吨级战列舰,5艘二十万吨级战列舰!”
?
“总司令,真要建造这么多战列舰?”
“不,让造船厂的船舶军舰工程师们给我大力研究航母,以东海号航空母舰为模板,设计一艘满载排水量10万吨以上,能同时搭载100架以上战机的重型航空母舰,同时,新型潜艇的研制工作也要抓紧!”
???
左云疑惑,总司令到底在谋划什么?
ps、求鲜花月票评价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