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命:苗好,京都独立营机动小队队长。”
整备完成的京都独立营向边境驻地挺进,二十天后,抵达位于朗玛冰原的普达巴。营部及直属队接管营地,三支中队则继续前出,进驻河中、神湾、木伊河三个边防所。
在留下一个班在边防所备勤后,其他两个班,分散进驻各个边境哨所。
海藏高原的冬季长达六个月,十月,已经是初冬了,平均海拔超过四千米的朗玛高原,已经快要大雪封山。
各个边防哨所都在加强战备物资补充,从后方来的汽车运输队,只能抵达普达巴营部,从普达巴到河中、木伊河两个中队部,运输只能靠骡马,而最为前出的神湾,只有当地的古格牦牛,才能勉强完成物资运输。
巍峨高耸的冈斯山脉,在国境线上延绵千里,即使在夏季,翻山越岭的物资运输也是艰难异常。而前往边防哨的大部分运输路线,都在永久雪线以上,只能靠人力背负去补充弹药粮食等物资。
神湾所下属的四一一、一零三两个哨所,从神湾哨所出发到山顶,窄窄的步行道,时而消失在乱石堆,时而越过季节性的小河,更多时候是与陡峭的山脊线重合,总路程要超过十五公里,大雪封山后,将整整五个月,四一一、一零三两个边防哨所,将完全失去来自后方的补给。
而最艰苦的,是九零一哨所,全朗玛警备区,唯一一个位于冈斯山脉南麓的前出观察哨,即使夏季,常年温度也仅在零度上下,所有的弹药粮食补给,全靠后方的人力背扛,从山脊线上的一零三哨所出发,先后翻越冈斯山脉的四座雪山,才能完成一次补给,往返大概需要八到十天。
夏季,哨所每两个月换防一次,同时完成物资补给;而从十月到来年四月整整六个月间,不仅没有换防,没有补给,连配备的无线话机,能否与冈斯山脉另一边的后方联系上,也要完全靠运气。
这还是因为,九零一哨所属于重要的一级边防哨所,相当一部分的前出观察哨,根本没有任何联络工具。
毕竟,无线电台,还不能普及到每一个哨所,而在海拔四千米以上的冈斯山脉,架设起有线通讯,技术上的难度,或许还可以克服,但线路毕竟太长了,雪线以上,要实现日常的检修和维护,以现在的装备水平和技术,成本太高,也太难实现了。
好在,天气对国境线上的两国军队是公平的,进入冬季,双方军队也默契的停止军事行动。大部队后撤集中,缩短补给线。只有少部分士兵,坚守着国境线上的永备哨所,在凌冽的寒风和大雪中,等待来年初春的到来。
朗玛冰原,普达巴营地。
何玉柱无所事事,现在他是孤家寡人。
新兵完成整编后,何氏互助组中,“味儿兄”和袁团去了木伊河的三中队,冉秋风表现良好,去了最艰苦的神湾所,听说,还主动要求,进入了九零一哨所的冬季值勤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