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投靠了苏哲之后,立刻马不停蹄的奔赴刑场,救下了许多即将问斩的靖王旧臣。
这些人,大多都是边疆战将出身,因为靖王曾经掌控过兵权,所以这些人都投靠了靖王。
他们跟魏武差不多,都是有骨气的人,宁死一死,也不改弦易帜。
可是,当他们见到魏武这名靖王心腹,都被苏哲不计前嫌的委以重任,任命‘镇西将军’一职后,便在魏武的苦口劝说下,纷纷放下成见,归顺了苏哲。
这些人,跟朝堂里那些随风倒的墙头草不一样,都是原则性很强,忠心度很高的人。
对于这些人的归顺,苏哲一一予以勉励,全部给予重用。
毕竟,大周内忧外患,正值用人之际。这些人能力都很强,只是跟错了主子。
如今靖王已死,他们既然愿意归顺,苏哲当然不会计较。
可是,就在苏哲打算派他们去西疆赴任的时候,一个惊人霹雳传来。
朝堂上,兵部尚书李忠国满脸惶恐之色,大声喊道:“陛下,剑安侯在西疆拥立靖王之子为帝,勾结西域诸国,举兵五十万造反了!”
“什么!?”苏哲闻言,霍然起身,露出一脸怒容。
原以为自己杀了靖王,大周内患已经平定。
没想到,居然还有一些靖王余孽,拥立靖王之子在西疆造反!
“剑安侯!”
苏哲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双拳紧握,咬牙切齿。
剑安侯跟魏国公一样,都是大周开国元勋。靖王掌握兵权之后,将他们两人一同招募到了麾下。
不同的是,靖王听说苏哲任命岳飞为镇北将军后,曾派遣剑安侯前往北疆,阻挠岳飞掌控军权。
这个剑安侯抵达北疆之后,发现北疆军队已经被岳飞彻底震慑住。他当机立断,跑去了苏哲尚未来得及控制的西疆。
西疆那里,尚有兵马二十万。
当剑安侯稳固住西疆的兵权之后,便听到了靖王被杀的消息。
与此同时,一些忠于靖王的残党,拼死将靖王幼子送到了他手中。
剑安侯悲愤之下,决定拥立靖王之子为帝,揭竿造反。
也不知道,他许诺了西域那些小国什么好处,竟然让那些西域小国也跟着起兵三十万。
双方合并大军五十万,浩浩荡荡杀奔帝都而来。
而帝都此刻,兵力空虚之极,根本无力阻挡!
想到这里,苏哲面色难看到了极点。
原本的三万帝都巡查营,因为靖王造反的缘故,此刻已经尽数伏诛。可以说,整个帝都都是一座空城。
而北疆、南疆的六十万士兵,这会儿都跟大辽八十万兵马战在一起,哪有空暇来营救帝都?
一时间,别说苏哲面色难看,就连整个金銮殿,都是哀鸿一片。
就在此时,刚刚投奔苏哲的魏国公魏武,挺身而出。
“陛下勿忧!在臣看来,剑安侯的五十万叛军,不过是乌合之众,不足为惧!臣只需精兵三万,便可尽数击破!”
此言一出,苏哲登时大喜。
“老将军,将用何计破敌?”
魏武手捻长须、顶盔贯甲,侃侃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