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有了居民,就需要相应的民生配套设施,商业和手工业那是必须的,毕竟这座城市已经不是据点,而是都城,不仅仅有军队,还有百官和百姓以及往来商旅。
应为需要这些东西,市场出现了,手工业者入住了。这都城逐渐走上正轨。为了加快城市发展,郁久律屈列和他的几个大臣带头释放了一批来自于中原的奴隶,给他们自由之身,让他们住在都城之内。
这些人是中原逃难来到草原,被这些草原贵族抓住成为奴隶。郁久律屈列建立契烈汗国之后,约束各贵族私自掠夺人口为奴的事情,称帝之后,更是让各贵族陆陆续续释放一些奴隶出来,成为帝国的百姓,如今为了都城更快获得人气,郁久律屈列再次要求各部贵族释放奴隶。
于是短短半年时间,都城有了规模,有了人气,成为草原之上一处热闹的地方。因为有了这城市作为带头,草原各地原来修建的城寨以新的都城为蓝本进行扩建,使得草原不再只是一望无际的牧场,也有了坚固的城市方便往来的人群。
商旅多了,经济就能活络,自由民多了,工商业就能发展。有了这些,契烈人从全部都是逐水草而居,到了有一部人进城搭帐篷定居,不再居无定所。
自从得到了海东国的土地,契烈有了一大块可以耕种的肥沃土地。农业的发展使得有了稳定的粮食来源,工商业的发展增加了税收的多样性,这是国家都不可缺少的。
中原历朝历代虽然无不以农业为本,有的还重农抑商,但是哪一个王朝都不会忽视工商业带来的税收,所以契烈也是如此,郁久律屈列自接受皇帝称号之后就明白契烈需要哪些东西才可以壮大,只有改变原来落后的生活生产方式,才能走向强大。
农耕定居的好处不仅如此,因为有了粮食的稳定来源,才能让人可以考虑生计之外的事情,更多的人吃饱了饭,就有更多的人思考更高层次的事情,文化才能发展,契烈才能摆脱野蛮走入文明。
中原辉煌灿烂的文明,随着契烈一部分人的定居,而得以更加迅速的传播。郁久律屈列要想改变以前草原之上以“谁拳头粗,谁就是老大”的传统,改成忠孝节义,那么就必须要普及中原文化,而普及中原文化,就需要有一批受中原文化影响很大的契烈人。因而随着草原之上城市出现,这样的契烈人多了起来。
郁久律屈列自从称帝以后开始了内外并举的政策,不再单单扩张领土,也注重对内治理,而郁久律尧骨对父亲这一改变有很好的体会,带头做榜样,不仅积极响应释放奴隶的号召,而且以张猛为核心,身边也召集一帮有学问的人,不但学习兵法韬略,也讲讲仁义礼智信。
大契烈改变一味的扩张,开始发展内政,这使得虞昌勖北部压力减小,让他可以放手南征,而朱宏贞一再派使节渡海而来,提出南北夹击,都被郁久律屈列微笑着拒绝。
郁久律屈列有自己的战略构想,他对郁久律尧骨说:“中原很大,不是可以一下子征服的,只有先平定党弗,象旄,才能平定中原。”所以对于虞昌勖和朱宏贞之间的争斗,郁久律屈列的原则是不参与两国之间的战争,只挑拨两国之间的关系。做到让两国永不存在和平的可能。
所以每当朱宏贞派人来提议南北夹击,郁久律屈列故意透风给虞昌勖,让虞昌勖知道朱宏贞有勾结契烈的举动,觉得晋国时时处处受到威胁,但是同时严令边将,不得让一兵一卒擅自踏入晋国境内,维持与晋国边境的稳定,也以此对虞昌勖示好和示弱,希望虞昌勖不要北伐,只南征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