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久律尧骨也知道托朵思人手不足,不能够完全监管鸿济国,主要是鸿济国包括郁久律苏布特也不太配合,所以为了更好稳定东部边境,郁久律尧骨也明白托朵思的建议有其合理性。
为了寻找一个很好的理由,郁久律尧骨郁久律突欲和郁久律李胡回去想想,永何种名义派人最是名正言顺,同时也给韩皓、张猛、鞠文嘉下达同样的命令。
散会后,郁久律李胡就向手下人抱怨说:“大汗这是怎么了,派人就派人呗,还需要想用什么名义吗?”而其余四个接到同样命令的人聚在一起商议。
韩皓本人熟读史籍,努力希望从史籍里面找到理论依据。张猛提出中原王朝当年册封诸侯王的时候,曾经任命大臣去当诸侯国的国相,是否可以照此办理?
韩皓听完立马反驳说:“鸿济国是域外之国,不能与当年分封诸国同样论之。”
张猛的建议不行,鞠文嘉提出大雍时期,亲王的王府设有谘议参军等官职,应该可以作为参考,不过这提议又被韩皓否决,理由是鸿济国王与大雍封的那些亲王不能同样论之。
这时候,郁久律突欲发话了,他的意思是昔姜阳是鸿济国王,也是大契烈的甯海军节度使和鸡林州都督,是否可以派去官员。
此时在契烈,随着草原之上州县增多,郁久律尧骨也开始设立节度使管辖数州之地,同时郁久律尧骨重新划分了契烈部落,在百户和千户之上也设立部族节度使,同时对于像黑水肃直大王府管辖下的部落也设立了节度使。
按照契烈从中原学来的制度,州县的官员由朝廷任命,但是节度使手下的僚佐是由节度使征辟之后,再由朝廷进行任命
郁久律突欲发言了,鞠文嘉一附和,张猛也表示同意,韩皓一看三比一,而且郁久律尧骨如果真的不要做,何必要郁久律突欲他们去想想以何种名义,既然要他们去想,派人就是一定的了,至于存在的程序和人选问题,其实也很不难,毕竟韩闰那里有不少人可以用。
在得到充分的理论支撑之后,郁久律尧骨要韩闰从他手下人挑选一些得力又可靠的,然后就让昔姜阳以宁海军节度使的身份向大契烈皇帝奏请任命这些人为节度使府僚佐就行了。
昔姜阳把自己定义成橡皮图章,当托朵思把早已经拟好的表文交给他的时候,昔姜阳看都没看就签字盖章了,等到郁久律苏布特知道了,已经晚了。两个多月以后,韩闰就派了一些人到了鸿济国,他们本是泰卢人,就曾经是新济人,也可以就说成是鸿济国人。
托朵思本人是甯海军的监军使,韩闰亲信朴兆被封为节度掌**,昔姜阳以后与契烈往来文书由他负责,何信和曹舜龙一个是行军司马,一个是节度副使,负责军事与行政,与此同时,再节度使府派去一些具体办事人员,也解决韩闰手底下一些人的再就业问题,而郁久律苏布特只能认账,鸿济国的自主性再一次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