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罕的如此举动,让许多蜀国将领看不惯。蜀国捧圣控鹤都指挥使张铎与医官使韩勋、丰德库使韩贞、茶酒库使安心谦等,平素就怨恨李罕,便在王元仁面前共同讲他的坏话,说李罕有叛变的思想。
王元仁让韩勋等与赵禾良、赵正隐谋划,借着李罕入朝时,命令武士逮捕并杀了他。李罕死后,王元仁下诏宣布他的罪名,连同他的儿子李宏及宋从云等几个人都被杀。这一天,李聿放弃了手杖而向王元仁下拜。此时,王元仁左右的侍臣皆称李聿倨傲无礼,请求处死李聿。王元仁亦对李肇大为不满,于是勒令他以太子少傅之职致仕,流放邛州。
处理了李罕与李聿,王元仁内部的问题暂且归于平静。解决了蜀国国境之内的问题,国境之外的问题就要摆上日程。
蜀地号称“天府之国”,王元仁当政的时候,始终重视农耕这件大事。为了保证农业丰收,王元仁十分重视农田水利灌溉事业。王元仁安排专门的士兵负责蜀地水利设施的兴建与维护。
农业发展的同时,蜀地的工商业方面也很有起色。手工业方面,蜀地以盐、铁、织锦业最为发达。王元仁称帝之后,蜀国实行盐铁专卖,把这两个利润巨大的部门抓到蜀国朝廷手里。蜀中素来富有井盐、铁矿资源。盐铁官营,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盐、铁之外,蜀地的丝织业,特别是织锦业,王元仁专门派人管理管理蜀锦生产。相较于王佶时期,王元仁时期蜀地的织锦业的规模和产量提高了。蜀锦驰名全国,远销四方,其收入成为蜀国政府军费的一大来源。同时王元仁以蜀锦和李尊交易,换取马匹,增加了蜀国军队的实力。
经过了几年的努力,王元仁觉得自己已经可以征战天下了。因而他准备派兵北伐。在蜀国广政二年,也就是大郯天福四年,大契烈会同二年的正月,王元仁率领十万大军,北伐中原。
王元仁亲率大军攻秦州,大郯秦州节度使康畐眼看自己不敌蜀国的大军,只能固守待援,不敢出战。如此一来,秦州节度使所管辖的成州与阶州的就被蜀军拿下。大郯皇帝石文瑭得知秦州陷落,立刻派出步骑五万,再让康畐以西面招讨使身份,会同西边几个节度使兵马,一起抵挡蜀国。
康畐在援军没有到来的时候,带着兵马死守秦州。王元仁带着军队昼夜攻打,秦州始终没有被攻下。待大郯援兵到达之后,王元仁派宰相张邺作为都监,与大将张虔率领部队与大郯军队战于秦州东边的街泉亭。张邺作为宰相不听底下张虔的建议,结果被大郯的军队以骄兵之计打败。
王元仁一看前线战败,大郯援兵以及大郯潼关以西的几大藩镇的兵马向自己杀来,为了保存实力,只能暂时撤退回到兴元府。回到兴元府之后,王元仁下令以兴元府为行在,封自己的长子王贻赞为汉王,担任成都尹,让赵禾良协助王贻赞处理日常事务,而他则在兴元府整军,准备再次出战。
修整数月之后,王元仁再一次发兵,这一次王元仁兵分两路,他派遣大将赵正隐进攻成州与阶州。大郯将军康畐领兵来救,王元仁率军牵制康畐。康畐知道这一次是王元仁亲自领兵,蜀国皇帝御驾亲征,蜀军主力必定已经齐出。在乱世,保存实力是很重要的,便带兵后撤,于是蜀军顺利占领二州。王元仁安抚了二州的百姓,然后留兵据守,自己率军再一次回到兴元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