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你别说了,明天我是一定会走的!你虽然一贬再贬,但是你在军中威望颇高,我走后你要振作起来,管理好三军。”
见林子房如此坚决岳钟琪也只能顺从不再出言相劝:“既然娘娘执意如此,奴才只有听令!一路上还请娘娘多多保重,奴才定当管理好三军,不让娘娘失望。”
京城这边雍正与太后在寿康宫聊天……
“明日便是初一、儿子想带后宫嫔妃去宝华寺送香祈福!”
“皇帝是在担心前线的战事吗?”太后问道。
雍正神情恍惚且面容的叹气道:“不瞒皇额娘!儿子的确是担心前线的状况,自从华妃与准葛尔开战后,前线的将军一封奏折都没有送到京城?朝廷派出去的信差也都迟迟未归??儿子担心,我军已经战败丢失了川陕,所以前线的奏折才送不出去!”
听完太后内心无奈的安慰道:“事已至此皇帝的心要放宽些!哀家见皇帝的面容如此憔悴,是不是又整天整夜不眠不休?如果皇帝累倒了,谁又能撑的住大清的局势呢!”
太后说完皇帝依旧愁眉不展……
“皇帝若想去宝华寺祈福那就去吧!将后宫嫔妃与阿哥都带上,这大清不仅是皇帝的、同样也是他们的!也让他们知道做皇帝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次日清晨皇帝与后宫众人来到宝华寺……
皇帝跪在佛前,后宫嫔妃依照位分先后排列跪在佛前祈福,皇帝心中暗暗自语:愿前线战事大捷!就算没能取胜,也希望佛祖能保佑我前线大军不要丢掉川陕……”
苏培盛从佛堂外来到皇帝身边:“启禀皇上!前线有消息了,信差在山下候着呢!”
皇帝听后急忙率领众人回宫,来到山下见到信差后,皇帝迫不及待的问道:“前线战况如何?准葛尔有没有占领川陕??”
信差面带喜悦的回复道:“回皇上!前线大捷,准葛尔已经败逃,这是岳钟琪将军给皇上的奏报!”
说完话信差双手托起一个带有红布的竹筒,皇帝急不可迫的拆开蜂蜡……
皇帝看后狂笑不止:“好一个华妃!好一个年世兰!!
皇后面带微笑的说道:“皇上,不知华妃妹妹是怎样打败叛军的?”
皇帝顺手递过黄帛:“你自己看!”
“臣妾不敢窥测皇册!”
皇帝收起黄帛后,欢喜的嘴角逐渐平复了下来:“华妃只用八万兵马就打败准葛尔四十几万叛军!还生擒了罗卜藏丹津。”
后宫嫔妃听到此言都非常的难以置信,甄嬛激动地抓着敬妃的手:“敬妃娘娘,姐姐打赢了!姐姐打赢了!!”
敬妃也激动的对甄嬛点了点头:“嗯,这下娘娘就能回宫了!”
皇帝看着后宫嫔妃人人激动的神情,内心的喜悦毫无遮掩的挂在脸上:“天哪……八万人!从古至今历代悍将谁能如此!华妃智勇远胜当年的韩信、霍去病!朕……没有看错人,华妃是朕的恩人。”
皇后见皇帝如此夸赞华妃,不由得内心深处万念俱灰,笑脸迎合道:“皇上知人善用是千古名君!华妃立此大功,不知皇上该如何赏赐妹妹呀?”
皇帝此刻喜怒形于色:“华妃是我大清的恩人,朕要封她为皇贵妃!听端妃说:华妃为了提升前线的士气,将自己的私有财物拿到前线激励军士,单凭此举就无人能及!而且这个‘华’字也不好!要重新拟定封号,这样才能配得上大将军。”
皇帝说完又若有所思的喃喃自语:“现在的世兰温厚、敬城,且一心向朕!”
想到这里皇帝毅然决然的说道:“苏培盛,即刻传旨昭告天下!晋升年世兰为皇贵妃,赐号‘敦肃’!并在年下之前返京,领皇贵妃宝印宝册。”
“奴才领旨!”
皇上继续说道:“不仅如此!敦肃皇贵妃返京之时,百官出城十里跪迎,迎接我大清的恩人。”
听了皇上的话皇后微眯双眼,极其无奈的在心中叹气……
前线军营中,岳钟琪坐在营火旁喝着闷酒……
“将军,您从来不饮酒!为何独自在这里喝闷酒啊?”柯察问道。
岳钟琪客气的说道:“贤弟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也不说一声??”
柯察坐到岳钟琪的身边说道:“大哥心中有事,所以才不知道身后有人!其实我早就到了,大哥是不是在想大将军啊?”
柯察的话让岳钟琪神色紧张:“为什么这么说呢?”
柯察毫无保留的说道:“大将军走三天了,这三天大哥每晚都会来这里喝闷酒!其实大哥对大将军的情意……兄弟看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