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睁开眼,忽悠校花给我生八个娃 > 第二十三章 咱们家祖坟冒青烟啦!

第二十三章 咱们家祖坟冒青烟啦!

世界上最快最慢,最长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的,最容易忽视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眨眼间,重生已经好几个星期了。

最初的惊讶过后,李均很快接受了现实,现在生活逐渐归于平静。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这样的青春,无忧无虑。

青春是一双腾飞的翅膀,青春是一轮喷薄而出的朝阳。

红颜恃容色,青春矜盛年,青春有无限的烦恼,也有无尽的生机。

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散放着五光十色的光芒……

平静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走过,李均每天跟景彤形影不离,早上一起出门,晚上一起回家。

明天在同一个教室,上着一样的课,也有说不完的话题。

李均每天抬头就能看到景彤的背影,看到她高高扎起的马尾,晶莹白皙的颈脖。

他总是默默注视着景彤的背影,一次又一次,仿佛总也看不腻。

李均的书越背越多,他凭借记忆力,把凡是书本上的内容都一字不差的背下来。

同时,家里的本子也越来越多。

李均每天晚自习都写,日积月累,竟然也积累了厚厚的半米高。

赵玉琴和李洪波都很高兴,还以为李均这都是学习用的本子,当即觉得李均是真的转性了,开始认真学习了。

经历上一次考试后,李均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

老师,同学,父母,他们都对李均改观了。

从此不再觉得李均是个小混混,而是拿他当那些好学生一样看待。

同学对李均客气了许多,老师也对李均倍加关照。

无论是班主任,还是科任老师,看到李均总是眉开眼笑的。

以往他们对李均总是怒其不争,现在,都抢着关心李均。

老尤的态度也好了许多,也不管他上课做什么了,就算有时候看到李均在写小说,也不管他。

老师们都开始明白一个道理,也许有的人就是自学能力比较强。

像李均这样的,不管他,他反而学得更好了。

于是李均在学校,就变得更自由,更轻松了。

这样的日子,每天都过得很快,就像开了加速一样,时间一天天流逝着,转眼又是一个下雨天。

这天两人都忘了带伞,李均和景彤一路顶着书包小跑回了家。

到了楼道里,两个人身上都淋湿了,变成了两只落汤鸡。

景彤拧了把马尾上的水,李均也是狼狈不堪,衣服鞋子全湿了,湿漉漉地往下滴着水,很快地上就湿了一片。

景彤揶揄道:“某些人不是老君传人吗?怎么算不到今天下雨呢?”

李均就算记忆再好,也不能记住每天的天气,否则真可以去算命了。

能记住那天下雨,也是因为景彤后来生病了,所以印象太深刻了。

李均笑道:“今天天眼没开,天眼也是需要休息的,不然怎么充能?”

景彤知道他一贯喜欢满口胡诌,无奈地笑着摇摇头。

“快回家换衣服去吧,当心感冒。”李均道。

两人正打算上楼,不远处的雨幕里,一个人影打着伞走来了。

风雨交加,这个人的伞被风吹得东倒西歪,身上的雨衣也湿透了,紧紧贴在身上。

景彤好奇道:“那人是谁呀?”

她在这住了十几年了,周围的邻居可以说是每家每户都眼熟,从未在这见过这人。

李均也有些奇怪,“也许是别人家里的亲戚吧。”

景彤笑道:“哪有大雨天,打着伞来走亲戚的。”

两人说话间,那男人已经到了楼下。

是个中年男子,脸上还戴着眼镜,只是此时已经挂满了水珠。

两人还看着,只见那男人收了伞,掀开雨衣的帽子,把眼睛在干燥的衣服上抹了抹。

“两位……同学,请问你们知道,这楼里哪户主人是个作家吗?”

景彤和李均对视一眼,景彤奇怪地说道:“作家?什么作家?”

李均也是一头雾水,他都重生了,也没听说家乡以前出过作家啊。

倒是听说学校老师出过什么诗集,但最后也只是一群奉承老师的家长在买单而已,估计买回去就垫桌角了。

这是李均印象中,清溪镇里唯一能跟“作家”扯上关系的事情。

李均道:“这位先生,您是不是找错地方了?这里没有什么作家。”

那男人也懵了,他问道:“这里是阳光小区吗?”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