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长城被这话逗乐了,这个长缨,下乡之后怎么还学会贫嘴了。
他把自己的积蓄拿了出来,寻思着这些可能不太够,又去找战友借。
战友调侃了起来,“长城你不是一直有家里支持吗?怎么和你那笔友处对象了?咋还缺钱了。”
“什么笔友,那是我妹。”
“哦,你妹妹。”战友挤眉弄眼地哈哈笑了起来,十块五块的支援傅长城。
“谢啦,我回头还你们。”
他一一记下到底借了谁多少钱,回头给家里要了钱好还上。
相较于长缨,他不用开口他妈薛红梅女士都会问他钱够不够花。
行吧,左右都是他们兄妹俩,也没便宜外人。
自家亲妹子开口,他能拒绝吗?
傅长城同志那包含了兄妹情谊的信和汇款在除夕之前到来,长缨十分感动。
心想爸妈可能不是亲的,但这个哥哥绝对是亲哥。
等她挣了钱将来一定还给傅长城同志。
她的歪理邪说引得曹盼军等人嗤之以鼻,“傅长缨你就别胡说八道了,你要是肯跟傅叔叔写信借钱,他能不借给你?”
“能啊。”虽说长缨有赵春霞赵婶这个大喇叭可以广而告之,但这么一来亲子关系就闹僵了,不是很合算。
反正薛红梅心疼儿子,从不会在钱上短了傅长城,她就积极的跟傅哥哭穷呗。
再说了,这些钱她也没乱花啊,这不是经常往县里市里跑,有车费住宿费什么的嘛。
总不能全靠这两条腿吧。
这个话题并没有持续下去,毕竟涉及到家庭关系。
高建设转移话题,“我觉得傅哥这汇款来得正好,这不是给长缨的过节费嘛。”
“什么过节费,别胡说。”曹盼军白了一眼,“那是长缨的活动经费,过节费我这有。”
他之前不是过生日放了高建设他们的鸽子吗,一直嚷嚷着请他们吃顿好的也没能去成。
快春节了,正好家里也给他寄了钱。
曹盼军拿出二十块钱交给高建设,“你看着买,不够再跟我要。”
高建设亲了亲那钞票,一脸的感动,“我就想过有人给我钱随我花的日子。”
其他几人闻言啧了一声,纷纷嘲笑高建设没出息。
小高同志现在也不嫌弃了,连忙拉拢傅长缨这个战友,“长缨你别学他们,太过于世俗。”
谁说男人就得建功立业的?
他就不想。
长缨连连点头,“当家庭煮夫也挺好的,高建设你不当记者可以去当大厨嘛,国营饭店的厨师挺好的。”
“那也是得干活呀。”
他脑子倒是转的快,压根没被长缨给绕进去。
一群知青正胡说八道着,外面有人敲响了房门,是村长来给知青们送腊肉。
数量不算多,多少算一点心意。
只不过村长看向高建设的眼神透着几分不赞成,“我知道我没啥文化,说话也不好听,不过小高知青你是有文化的人,自然应该为国家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不能当工人做螺丝钉,那能当农民种出粮食也是好的,那能当什么家庭煮夫呀,俺们村的女人都不兴这样的。”
高建设连忙解释,“就胡说八道呢,村长你别往心里去,我是大好青年肯定要为祖国建设发光发热,就逗他们玩的,不当真不当真。”
拉着傅长缨的胳膊让老伙计替他说句好话。
谁知道村长这时候过来呀,早知道这样他肯定净说好听的。
知道长缨和村里人关系最好,高建设舍近求远让长缨帮忙。
长缨也不好拒绝,“是啊村长,他就嘴贱,回头我让他写检讨深刻认识这一问题,您放心。”
这有啥能放心不放心的呢。
村长倒是又想起来了别的,“对了长缨,你回头写个申请书,我当你的入党介绍人。”
入党?
这还真把长缨给恍惚着了,指着自己问了起来,“我吗?”
“不是你是谁呀。”村长想了想,拉着人出去说事,“你也看到了,老支书年纪大了很多事情力不从心,回头你是党员,接他的位置顺理成章。”
长缨这才反应过来,村长这是大棋党啊。
不过她也没客气,“好,那我过会儿就写好给您送过去。”
村长拍了拍年轻姑娘的肩膀,“你年轻有见识,带着咱们好好干,将来当大官。”
大官不大官的长缨倒也没想那么多,她只是希望能竭尽所能的让老乡们的日子稍微好过一些。
“不过村长,我要是当了村支书,您就不怕我更折腾?”
村长憨厚的笑了笑,“折腾好啊,折腾出一番新天地。”
像他,这一辈子都生活在村里头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啥样的人,就算折腾又能折腾出什么花样呢。
“哥,村长跟我说这件事的时候我只是觉得我可以做,可是从他的那声叹息,我第一次觉得我能做的事情是很多人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爷爷说过革命老区很苦却很支持革命工作,他们应该得到更好的生活。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去过这种老乡村,一眼看不到头的群山,那些诗人盛赞的美好河山对于他们来说却绝非美景。都说靠山吃山,可怎么个吃法这些没文化的村民并不知道出路何在。”
“我肩上的责任忽然间重了起来,这不再是我人生的一处站台,我想做的更多,我相信我能做好。”
“谢谢哥的爱心资金解决我燃眉之急,回头还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