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铣低头轻吟王忠嗣那番话,最后的四个字。
最后仰天长吁一口气,拍了下马背叫道:“老伙计,我们该出发了。”言讫,翻身上马,扬鞭拍马飞奔向兵营。
到了军营后巡视各营寨均已起床,于是再快步出军营,翻身上马,飞奔都督府点卯。
到的时候,只听到都督府内响起鼓声。鼓声似惊涛拍岸,一浪高过一浪。
一通鼓,三十六下。是在告诉各将官,都督府集合。
只听鼓声越来越急,直到最后一声重敲,完毕。
杨铣已经将坐骑交给兵士看守,快步入内。一通鼓声完毕时,正好到自己站的位置。
向李嗣业和封常清拱拱手,算是见礼。至于其他的将领,如果向杨铣行礼,杨铣就会回礼,绝不主动见礼。
杨铣奉行重点人际关系学,就是说不费心思搞好和所有人的关系,只把和自己相熟的关系搞好就行。人情似水,过于沉溺于所谓的人际关系,反而受害。要知道从来都是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啊。
接着第二通鼓声起,是在告诉诸将官分站前厅两侧,列阵迎接大帅到来。期间不得交头接耳,不得高声喧哗,不得站错位置。
二通鼓毕,都督府前厅已是一片安静。
咚咚咚……
三通鼓声起,高仙芝一身戎装手捧陛下敕令,从诸将官的中间走过,站到帅案前。面朝着帅案,背对着诸将官。身后站着监军边令诚、判官李允则,以及持剑亲兵。
第三通鼓,开始似高山滚石,排山倒海而来。中间急似万马奔腾,催人不断奋进。后面几声重鼓,震耳欲聋,一锤一锤敲击在人心上。最后一声重鼓,久久回荡在前厅。
三通鼓毕,高仙芝手捧敕令绕到帅案胡凳后,专门制作的架子前,将敕令放在架上。躬身退到帅案前,对着敕令诏书,叉手跪拜道:“臣安西副都护、都知兵马使、行营节度使,充安西四镇节度副使高仙芝,恭请陛下圣安。”
唐军诸将官叉手跪拜道:“恭祝陛下万寿无疆。”
众人三叩首,礼毕起身。
高仙芝端坐在帅案后,边令诚坐他左手侧座位,持剑亲兵退到高仙芝身后。判官李允则手捧名册,开始点名。
此次到来的将领,全部是追随高仙芝征讨小勃律。
“中郎将,左陌刀将李嗣业!”
“末将在!”
杨铣这时在心里想,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带领大军就好了。可惜年龄太轻,资历太浅,短时间内是不可能了。
“左果毅都尉,右陌刀将杨铣!”
“末将在!”
杨铣出列朗声回应完,回列后心想还早着呢,先解决了小勃律再说。
点名完毕,李允则退到一旁。
高仙芝起身朗声道:“诸将官!”
众人应道:“在!”
高仙芝道:“本帅今奉天子敕令,征讨逆臣小勃律王苏失利,尔等当同心同德,为陛下分忧。如有违令,依十五禁律五十四斩执行,王法无亲,军令无情,尔等知否!”
众人应道:“知也。”
紧接着李允则当众宣读十五禁律五十四斩,声音铿锵有力。
杨铣听到李允则念的东西,心道:“此人负心固然可恶,但文采令人可敬。听他念文也是中气十足,真是不能不令人叹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