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出生在皇室中的皇子,可能是母亲受宠,父皇在他出生时来看了他一眼。
出生后,因为父皇的漠不关心,因为母亲的严厉训导,因为他是皇子……所以他注定不能像普通孩子一样成长。
童年的很多事情,他都记不住了。依稀记得有位祖母,她是唯一疼爱他的人,可惜在他八岁那年,祖母离世了。
之后他的生活中只能听到母亲的讽刺、谩骂,还有下人的虚伪讨好。
在书房中阅览诗词是他少有的宁静时光。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他从小到大未出过皇城,却能在书卷的字里行间看到山河秀丽。心里早已埋下了一颗向往天下美景的种子。
又是一年冬去春来,看那天空上大雁归来,心中想着,自己何事能自由呢?
皇城之中只有机关算计,只有人心险恶,只有世态炎凉。
此时,他像往常一样遥望天空,感慨人生,突然听到人声嘈杂,随后一太监推门而入。
“奉天承运!”老太监尖锐的嗓音响起。
他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莫名其妙就成了东宫太子。
东宫很大,有很多穿官服的人来拜访他,和他们的交谈中,他才知道父皇为什么要立他为太子。
帝朝南方有人造反,父皇派出他的亲弟弟去平反,父皇的弟弟也就是他的皇叔。
父皇向皇叔许诺,只要皇叔能平反,那么皇叔就是下一位皇帝。
皇叔带领众位将军成功平反,将军们加官进爵。父皇不愿意传位给皇叔,于是立他为太子。
他成为太子后,来讨好他的人变得更多了。他可不想成为太子,更不想当皇帝,他只想平静的生活。
父皇又纳妃子了。讨好他的臣子特地过来告诉他这个消息,臣子心急如焚,他却不以为意。
父皇的妃子诞下一皇子。这名臣子又来了,他依旧在书房浏览群书,臣子看到他这个样子,叹了口气,再也没来拜访了。
他难得有一段清闲自在。
父皇把他母亲废了。
这个消息是宫里的小太监告诉他的,他正在看书,听到这个消息也只是抬头,嗯了一声表示自己知道了。
然后这名小太监走了,再也没来烦他了。
又是几天后,老太监来了,手捧着父皇的圣旨,尖声喊着:“奉天承运!”
他才知道自己已经不是太子了,被父皇贬为亲王。
帝朝有七十二大州郡,他被父皇派到最靠西的沙临州。
沙临州是个还没开发的州郡,因为靠近西方沙漠边疆之地,以此得名。
他被封为凌王,远行往帝朝边境之地。
边境之地荒蛮无比,人烟稀少,可他并没有感到什么不快。
到了封地,凌王减少赋税徭役,既没有剥削民脂民膏,也没有带领百姓开垦荒地。他在封地非常安心的做一个小王。
正是因为凌王什么都没做,反而得到当地百姓爱戴。百姓都说这是位好王爷,不残暴滥杀,不视平民如草芥,偶尔还和百姓同乐。
凌王在偏远封地过上了心中的平静生活,远离了皇城,远离了父皇。
春去冬来,又是几年。一封来自皇城的信书放在了他的书桌上。
信是位朝廷大臣写的,书信告诉他,他的弟弟被立为太子并深得皇帝宠爱,但朝中有一些臣子反对。
这封信没有引起他的重视,看到烛台,便把这封信纸烧了。
天都的圣旨到了,凌王因罪召回天都,罪名是私自改建宗庙。
帝朝的宗庙是非常圣神的地方,擅自改建祖庙可是重罪。
凌王出发回天都的那一天,很多百姓们站在城外,默默远望着他们的凌王。
凌王走到马车边,凌王的马车车轴裂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