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上午,返锦途中的松尾粮秣输送监视队一行30人,走到半路,被埋伏在城东钱搭屯岭上的“东五会”民团1000多人包围,激战半日后全部被歼,无一漏网。在1月9日一天的战斗中,义勇军歼灭包括古贺在内的日军103人。
1月18日,在义勇军的连续打击下,日军被迫放弃锦西县城,将县公署迁到连山镇(今葫芦岛市),锦西县城遂被刘存启所率义勇军收复。这是自九一八事变以来,由中国人民收复的第一座被日军占领的县城。这次战斗的胜利,被时人称为“江家屯大捷”。
第二十二路义勇军司令齐献廷对冮家屯大捷的贡献
1932年1月3日锦州沦陷,1月5日,日军古贺第二十七骑兵联队共130人,占领了锦西县城——冮家屯。1月9日,锦西人民3000多人同仇敌忾,一举消灭了日军古贺骑兵联队,打死打伤日军90人,古贺当场毙命。从而,震惊了日本朝野。他们惊呼“这实在是满洲事变以来的最大的悲惨事件”,史称冮家屯大捷。
齐献廷对冮家屯大捷的重大贡献,要从锦西县全境建立民团说起。“九一八”事变前,锦西县为了应对土匪扰乱乡里,在全县广泛成立了民团武装,而齐献廷的家乡万家屯首开先河。
据锦西县志记载:“1924年12月间,锦西管家沟村东有股匪拦路行劫,该会齐出围击……将匪徒当场格毙一名,夺获枪械,救回人票及牲畜货物,人心大振。但由此与匪结仇,防务立觉吃紧”。这时大家想起德高望重的爱国士绅齐献廷来,于是群请他出山主持联庄会工作,齐“当蒙概允”。
齐献廷上任伊始,首先亲自“拟定简章,呈请备案。”有了章程“各庄得所依赖,大加扩充,添购枪弹,制备军装,声势为之一壮”,“匪对该会防线远远避却,不敢越雷池一步,其畏惧可知矣。”
当时万家屯联庄会成为全县的楷模。原锦西县刘前知事赠奖旗两面:民团模范,边境长城。1928年,齐献廷把万家屯民团办法推广到全县。是年4月,颁布了“锦西县全境乡团简章”。勒令农户买枪,规定农户凡有土地10亩以上者,必须出钱买枪,无力单独购买者,可几户联合购买一支。据当时统计“全县共有大枪8000余支,可抽壮丁7000余人”。
自从齐献廷将联庄会在全县铺开之后,他“任劳任怨,热心公益,众望所归。平时则按村检验,分区训练,有警则择要设卡,轮流防堵,井井有条,乡团确成有用之师……全境太平,大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之景象”,“地方之安逸近来可称全省之冠。”为此,齐献廷荣获奉天省公署一等奖章。
1930年7月,**在葫芦岛新建了中国人自己的码头,与日本人的大连港码头抗衡。为维护锦西县全境治安,遂任命其副官苑凤台为锦西县公安局局长。苑凤台上任后,依据锦西民团简章第二条关于“全县民团受县长监督命令,由公安局长督饬公安中、分队长组织管理”的规定,积极支持地方民团的发展壮大。尤其是“九一八”事变后的是年9月末,苑凤台到锦州参加了黄显声将军主持召开的辽西8县公安局长会议之后,根据黄显声关于各县积极加强民团武装,准备迎击西犯日军的指示,又进一步整顿加强了民团武装,使其更加强盛。至此,全县民团枪械“约达万余支,可抽壮丁八九千人”。
齐献廷也积极响应黄显声的号召,在民团中选调2000精锐人马组建了义勇军。是年11月被黄显声任命为第二十二路抗日义勇军司令。
齐献廷起初建立联庄会旨在防匪,保一地平安,但当外敌入侵,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被齐献廷训练有素的民间武装力量成为抵御日本侵略者的一支劲旅,为战胜古贺联队准备了最雄厚的人力、物资。这是齐献廷对冮家屯大捷最重大的历史贡献!
苑凤台最大的贡献不仅仅具有“料敌之先和排兵布阵的军事才干”,而且当大战来临之际,在县长张国栋降日的情况下,他以公安局长的身份,先做通了联庄会首领的工作——在大敌当前,要与绿林武装摒弃前嫌,枪口一致对外!然后,又以与绿林中某首领沾亲带故的关系,将当时锦西主要几股绿林武装首领均请到家中,做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消除了他们与民团的恩怨,最终将民团和绿林这两股水火不相容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这是冮家屯大捷必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
当时全县民团共分两部分:虹螺山山北称为东五会,虹螺山南称为西五会。从冮家屯大捷中,可以显现出联庄会与绿林武装配合得十分默契。
在1月9日战斗打响之后,西五会与刘存起、刘春山、张恩远等绿林武装,在上坡子和龙王庙附近集中兵力攻打古贺联队和石野步兵小队,将其一举歼灭;东五会主要应对回锦州领取粮秣、弹药的松尾粮秣输送监视队。枪声就是命令,方圆几十里近20个村的民团,闻风立即拿起武器奔向钱搭屯参战……使这场战斗形成了排山倒海的人民战争。松尾以下30人无一漏网,全部被歼。他们视死如归的壮举,表现了气贯长虹的伟大民族精神。
冮家屯大捷是我党统一战线的一个典型例证。在民族危亡,国难当头之际,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出身,不同成分,无论是开明绅士还是普通农民,无论是民团武装还是绿林武装达到了空前的精诚团结,枪口一致对外,这是我们战胜日本侵略者,最终取得抗战胜利的制胜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