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抗击日寇大血战 > 第二章 4、漫谈江桥抗战 (2)

第二章 4、漫谈江桥抗战 (2)

第二章4、漫谈江桥抗战(2)

初战告捷

1931年11月4日上午,日嫩江支队先遣中队在飞机掩护下从江桥车站北进,通过嫩江桥后向大兴车站以南的中国军队阵地进攻。是时马占山卫队团徐宝珍部、张竞渡部共2700人奋起迎击,将敌击退。下午,日军集中兵力约4000余人,由滨本大佐指挥,在飞机坦克和重炮掩护下向江桥发动进攻。日军先突入江桥左翼阵地,继而向江桥正面大兴线主阵地猛攻。中国守军奋起还击。日军一度突入我阵地,双方展开白刃战,日军不支遂撤向江岸,遭到预伏在芦苇中的中国军队截击。此时,日军援军赶到,在立足未稳之际又被守军骑兵夹击,被迫退回。战到20时,日军败退遗尸400余具。是日夜,日军连续炮击后乘船百只偷袭,待船近北岸时,潜伏在芦苇内的中国军队突然开火,日军死伤落水者众,余皆退回。此日中国军队伤亡300余人,日伪军伤亡1000余人。日军集中兵力,在飞机和炮兵的支援下连续进攻,均被守军击退。日军低飞投弹的飞行员大针新一郎中尉亦被击伤。

1931年11月5日上午,日军集中全力再次发动进攻。战斗极为激烈。上午6时,日军以数十门大炮对守军阵地炮击。7时,日伪军8000余人在大炮和飞机掩护下,日军从中路、伪军从左右两路渡江。当船到江心时,中国军队猛烈还击,日伪军虽伤亡很大仍挣扎强渡。10时,日军占领江岸第一线阵地,守军分撤至左右两翼阵地,日军继而向第二道防线大兴阵地猛攻,遭到守军顽强抗击。中午,马占山赶到前线指挥吴德霖团和徐宝珍团从正面反攻,急调骑兵第1旅萨布力团从两翼包抄日军。从15时血战到日暮。日本人承认:“中国军队用步兵及骑兵实行包围式反攻,日军蒙受极大之损失,而不得不向后撤退(见国联调查团报告书嫩江桥之役)。”日军被迫向后撤退,由进攻转为就地防御,其后方勤务分队大部被我迂回的骑兵所歼灭。此战,中国军队伤亡200余人,日军死亡167人,伤600余人。当日夜,日军第29联队的1个大队前来增援,到达后立即发动进攻,但很快亦被马占山军所包围。本庄繁再急调第16联队的1个步兵大队和3个炮兵中队来援。

江桥血战

1931年11月6日晨,日军增援部队到达,在飞机轮番扫射、轰炸支援下发动猛攻,试图解救被围日军。当日,马占山亲自到阵地督战。双方伤亡均众。日军在马占山军的顽强抗击下,攻击受挫,进展困难。本庄繁当即又令第2师团多门二郎率在沈阳地区的第29联队、骑兵第2联队、野炮兵第2联队、临时野战重炮兵大队、工兵中队和混成第39旅团的1个大队急开江桥附近增援,对守军进行强攻并占领大兴主阵地。中国军队拼命冲杀,白刃格斗杀声震天,几次夺回失去的阵地。此日中国军队伤亡1850余人,毙日伪军2000余人,击落飞机1架。日军滨本支队几乎被全歼,高波骑兵队伤亡殆尽。由于士兵连战三日两夜,无援军替换,异常疲困;加之大兴阵地已被摧毁,马占山将军下令将主力撤至距大兴站18公里的三间房第二道阵地,以骑兵第1旅与步兵第1旅重新组织防御。

7日晨,大批日伪军在10架飞机掩护下,向三间房南汤池猛攻。马部张殿九旅和苏炳文旅1个混成团赶到反攻,战至午后将日伪军击退。此战中国军队伤300余人,毙伤日军600余人、伪军千余人。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当敌机连续俯冲扫射、狂轰滥炸而我方完全没有高射炮火拦击的被动局面下,智勇双全的将士们竟表现出了惊人的聪明才智,“以20人为一组,仰卧地上,用步枪向上射击”,创造性地击落了敌机一架。事后检查其残骸“两翼有26个子弹洞”,是为中国对日作战史上所击落的第一架敌机。以此之故,在后来的战斗中,日本飞机再也“不敢低飞。”见日军损失惨重,本庄繁下令多门二郎停止前进,返回原驻地。

日军为掩盖自己失败的真相,散布苏联向黑龙江守军提供弹药的谣言,还以各种谎言遮掩日军损伤数目,唯恐日本国内反战势力占上风。马占山曾通电驳斥日军谣言。

日军增援

日军在第一阶段作战中伤亡很大,为尽快打破僵局抓紧调兵遣将,极力准备再次进攻。同时通牒马占山进行施压,要求其立即下野、让出权力并撤出在齐齐哈尔的中国军队,遭到马占山的断然拒绝。关东军向日本陆军**部提出速增派一个师团的兵力。本庄繁下令“第2师团全力向大兴方面集结”。至11日,日军在嫩江北岸有长谷旅团司令部、步兵第16联队、第4联队(欠第3中队)、第29联队第1大队(欠第3中队)、骑兵第2联队及配属的第28联队之第2中队,野炮兵第2联队’(欠第8中队),工兵第2中队。嫩江南岸有野战炮兵第26联队第3大队、临时野战重炮兵大队等,总兵力超过3万人。

针对日军的调兵遣将,1931年11月7日晚,马占山主持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应敌措施并确定调整部署,重新设置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在汤池、乌诺头、新立屯一带,其前线阵地在后依里巴、前官地、后官地等地,由骑兵第1旅吴松林部两个团防守。14日后骑兵第2旅程志远部全部投入汤池等地战斗。第二道防线在英老坟、三间房、大兴屯、小兴屯、霍托气等地,是黑军正面防御的主阵地,由暂编第1旅苑崇谷部4个团、步兵第2旅吴德林团、步兵第3旅李青山团、骑兵第1旅王克镇团、朴炳珊炮兵团,还有工程兵等保障分队防守。14日后,步兵第1旅孙洪裕团和绥化保安大队2000人加入正面防御作战。第三道防线在朱家坎、富拉尔基、昴昴溪、榆树屯等地,由步兵第1旅张殿九部2个团、骑兵2旅全部和卫队团防守。总兵力1。3万余人。

三间房是洮南至昴昴溪铁路线上的一个车站,北距齐齐哈尔70里,南距嫩江桥60里,是中国军队保卫黑龙江省省会的重要防御阵地。日军要侵占黑龙江省必占三间房才能直达齐齐哈尔。因此,争夺三间房就成江桥之战第二阶段的焦点。

1931年11月12日上午,日军先头部队步骑兵500人向马占山部前沿阵地前官地、后官地、张花园进攻,守军吴松林部奋起抗击。战至13时,阵地被日军占领,守军600余人撤向第一线阵地。

1931年11月13日晨5时,日军500余人在两架飞机配合下,向新立屯进攻,遭到守军反击,战到10时,被守军击退。当日中午,被炸坏的嫩江桥修复,为日军大规模进攻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午,关东军司令本庄繁第三次下达增援令:“将第2师团剩余部队及混成第39旅团的步兵3个大队,及救护班派往大兴附近”,并令第2师团长多门中将一并指挥嫩江支队。日军大本营急增3个飞行队至黑龙江省,并把准备在大连登陆的第4混成旅团改在**釜山登陆,进快进抵黑龙江。下午,日军步骑兵3000余人在炮兵配合下向汤池、乌诺头、新立屯发动猛攻。守军奋起抵抗,战至午夜12时,日军占领乌诺头。

1931年11月14日晨日军在两架飞机和重炮掩护下向汤池阵地猛攻,被马占山部击退。10时许,日军2000余人在长谷指挥下,分步、骑两支部队,采用大包围的战术,从左、右两个方向攻击汤池,马军且战且退,激战至15日晨,日军攻至拴马。马占山早已令两个骑兵团悄悄包抄敌两翼,一声令下,正面卫队团首先冲入日军阵地,骑兵团从两翼呼啸而至,日军仓皇撤退。马占山部缴获炮2门、马70匹;毙日军300,俘获200,伪军伤亡及携械逃亡者2000余人。守军为增强防御力量将绥化保安大队2000人编为独立团,加入正面阵地。15日,本庄繁奉日本陆相南次郎命令,再次向马占山提出马军撤出中东铁路以南,该区由洮昴局管理,马不得妨碍等三项要求,被马占山拒绝。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