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抗击日寇大血战 > 第三章 7、李杜与哈尔滨保卫战(1)

第三章 7、李杜与哈尔滨保卫战(1)

第三章7、李杜与哈尔滨保卫战(1)

李杜,原名荫培,字植初,又名玄存,黎苏,辽宁省义县西关小地块人。东北讲武堂毕业,历任奉军连长、团长、师长等职,一九二八年起任吉林省依兰镇守使兼二十四旅旅长。“九一八“事变后发出抗日通电,积极整军备战,一九三二年一月率部进入哈尔滨,团结各方抗日力量,建立“吉林自卫军“,被公推为总司令,指挥部队与日、伪军激战,打响了哈尔滨保卫战,继齐齐哈尔嫩江桥保卫战后再次给予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虽然后来终因寡不敌众,哈尔滨陷于敌手,但是抗日的烽火己经风起云涌,不可阻挡。

“九一八“事变后哈尔滨的形势

“九一八“事变第二天日军占领长春,当时,东北保安副司令长官兼吉林省**张作相回锦州处理父丧,吉林的军政大权由副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熙洽代理。熙洽非但不组织抵抗反而开门揖盗,投降了日军,日军兵不血刃于二十一日占领了吉林省城,二十四日宣布成立以熙洽为首的伪吉林**官公署。

熙洽公开投敌的消息传到依兰,李杜闻之义愤填膺,立即于九月二十四日以依兰镇守使名义向所辖各县发出通电,痛斥熙洽的卖国行径,呼吁各县军民团结起来,一致对敌,将日本侵略者驱除国土。为了做好迎击日本侵略军的准备,他下令驻扎松花江下游的各部集结到依兰附近整备训练,以待杀敌时机;派员整顿下江十三县的地方武装,设立自卫团督办处,组织民团以配合正规军队作战;同时积极积蓄军事物资、弹药、粮草,登记民枪以备战时之需。李杜还派原镇守使署副官长马宪章率步兵一团和炮兵、工兵、通讯兵各一连开赴阿城前线,监视哈尔滨动静。

此时的哈尔滨风雨飘摇,形势岌岌可危。由于历史原因,当时哈尔滨的市政管理并未统一,整个哈尔滨一分为四:哈尔滨特别市,辖道里、南岗;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属哈尔滨市:辖马家沟、香坊、新安埠(偏脸子)、八区、顾乡屯、正阳河,以及江北太阳岛。上述两市,皆为原中东铁路附属地的一部分,属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管辖。滨江市政筹备处:原滨江县,辖道外、太平桥、四家子、圈儿河,由吉林省直辖。松浦市政筹备处:原为松花江哈尔滨段北岸的松浦镇,属当时黑龙江省管辖。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设在哈尔滨,行政长官张景惠,管辖“东铁“沿线各地,设有护路军总司令部,由张作相兼任总司令,下设长(春〉绥(芬河)、哈(尔滨)满(洲里)两司令。

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张景惠是张作霖的少时伙伴,资望很高,是日本人扶植的合适人选。他对**命其担任有职无权的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素怀不满。“九一八“事变不久,就投入日本人的怀抱。日本人为了利用他,通过伪辽宁**藏式毅拨给他三千支步枪和一部分重武器,着令他以扩编警察为名,大肆招兵买马,扩编成五个警察总队,为策应日军进占哈尔滨做准备。

哈尔滨的实力派人物是滨江镇守使兼二十八旅旅长丁超,他同时兼任长绥线护路军司令,辖省防军一个旅,担负滨江地区八个县和长绥线的警备。国防军二十六旅也驻哈尔滨一带,旅长邢占清。熙洽公开叛变后,张作相并未与熙洽公开决裂,只是派**委员诚允代理**,偕委员章启槐、王之佑等到哈尔滨设立“迁移政府“同熙洽伪政权抗衡。但是,张景惠声称他这个特区行政长官是中立的,如果吉林**设在哈尔滨,难免受日伪方危害,他不负保护之责,不如迁到外县安全,结果**迁至宾县城内。同时,任命原副司令长官公署卫队团团长冯占海为吉林省警备司令兼第一旅旅长,又派吉林省陆军整理处副监李振声到哈尔滨整理军队,代行边防副司令的职务。丁超自以为声望、资历在一般将领之上,而张作相却不起用他,怀恨于心,主置大局于不顾,冷眼旁观,以图渔翁得利。敌我双方都在争取丁超,**命令他代理护路军总司令职务,以缓解他与李振声的矛盾。熙洽屡次三番派人诱降,丁超态度**,举棋不定,投降怕落个汉奸的骂名,不投降又没有挺起腰杆抗战的勇气。

二十六旅旅长邢占清虽然在部下推动下宣布抗日,但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也没有公开对抗。李振声本来是给张作相来看家的,到哈后并未组建司令部,只是带几名随行人员与各部队联络,负责向北平方面汇报,对驻哈各部其实指挥不灵,最后他也借机躲了起来。

哈尔滨的防务此时无人问津,军政要员都持观望态度,一时间人心惶惶,谣言蜂起,确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态势。

第一次哈尔滨保卫战

一九三二年一月,日军占领锦州后,迅速调兵北上,准备进攻哈尔滨。当时中东铁路掌握在苏联手中,为了减少与苏联的摩擦,日军授意熙洽进攻哈尔滨,熙洽以原张作相手下退职骑兵师长于琛徵为伪吉林省剿“匪“司令,率伪军五个旅向哈尔滨节节逼近。一九三二年初,哈尔滨局势异常混乱,李杜亲率部分部队暗暗接近滨江地区窥探动静。他秘密将吉林省府委员、警务处长王之佑从哈尔滨接来商议应敌对策。王之佑认为丁超现在已经进退无路,如与其联合,必能合作,倘若于逆进入哈埠,政权瓦解就势不可为了。李杜同意王之佑的意见,王遂返哈征用地方汽车百余辆,于一九三二年一月二十五日将李杜带来的部队运到哈尔滨道外,布置警戒,宣布戒严,提出“保卫哈尔滨“的口号,初步稳定了哈埠的局势。丁超、邢占清在爱国舆论的压力下同意与李杜合作抗日。此时,于逆伪军已经接近哈尔滨外围,兵分三路,向上号(今香坊)、南岗、三棵树方向进攻,战事一触即发。但是,丁超的部队正在清除内部不稳分子,尚未集结到前线,李杜带来的兵力有限,幸好冯占海率部连夜由阿城赶到,与于逆伪军交战。一月二十七日清晨,冯部在子弹库一带与伪军交火,李杜也亲临前线指挥,在上号一带夹攻,在两军的猛烈攻击下,伪军不支,纷纷溃退。当天下午,伪军卷土重来,向小北屯一带反扑,李、冯两部遂将敌人包围,傍晚,敌人全线溃退,李、冯两部乘胜追击,伪军团长田德胜率部起义,加入抗日队伍。同日,日军派出飞机助战,在日本人墓地(现哈尔滨游乐园北侧)上空,对我骑兵部队扫射轰炸时,被我对空火力击中一架,十时二十分,坠毁与正阳河附近洼地。二十八日,双方在南岗极乐寺、文庙一带对峙,冯部宫长海旅骑兵绕到敌人背后,前后夹击,敌人阵脚大乱,于琛徵见大势已去,惶惶向南逃窜。李、冯两军秩序井然开进哈尔滨,日伪军侵占哈尔滨的阴谋未能实现,第一次哈尔滨保卫战取得胜利。

李杜挥师西进,“将己断送之哈埠克复,驻哈外人,皆惊其用兵神速,对李杜有飞将军之称,时声威远播,震慑吉垣“①李杜、冯占海的义举使日本侵略者大为恼火,他们为了要挟李、冯等人,每日派飞机到哈埠撒传单,又向哈市当局提出“严重抗议“,叫嚣以武力保护侨民。李、冯对敌人的叫嚣嗤之以鼻,日本侵略者唆使张景惠下令,于二十九日前在全市悬挂日本国旗。李杜针锋相对,他对报界发表声明说:“……此来〈哈埠〉非为地盘,非为私利,能为国家保全一尺土地,即算尽我军人一份天职,牺牲一切,在所不惜。“②当即下令“如有撤换中国国旗者,以军法论处“③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