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1、日寇向松花江下游方正、依兰地区进犯
按关东军上述的作战安排,广濑寿助的第10师团于4月18日到达了哈尔滨,其部署是:
(一)第8旅团由哈尔滨至海林、宁安,接替第2师团第15旅团之防务。
(二)第33旅团由哈尔滨沿松花江东下,攻占至依兰的沿岸地区。
(三)混成第38旅团(属驻**北部的第19师团)到达后,一部进驻至海林、宁安,换回第8旅团,参加松花江下游地区作战。
(四)当14师团到达哈尔滨后,按统一部署,师团即向其交防,然后全部东进,向依兰地区进攻。
4月19日,该师团即今村井清规的第8旅团去海林、宁安,接替第2师团天野六郎第15旅团之防务,寻找该地区抗日部队作战;20日令中村清的第33旅团由船队运输沿松花江下航,进攻在方正、依兰沿岸地区冯占海的新编第1旅、李杜的第24旅、邢占清的第26旅、丁超的第28旅。
4月26日,混成第28旅团一部到达哈尔滨后即去海林、宁安。
第8旅团将海林、宁安地区防务移交后,4月30日返回哈尔滨到达乌吉密车站时,遭到义勇军的攻击。铁路也被破坏,直至5月6日全旅团才回到哈尔滨。5月12日第14师团已到达哈尔滨,第10师团当日向其交防后,同日即率第8旅团等部队,由第5、6船队运送,沿松花江下航,向依兰进攻。
担任先头进攻的第33旅团,于4月26日从哈尔滨出发,当晚到达以东约50公里的杨船口,27日至杨船口以东约50公里的新甸靠岸休息,28日午后4时,到达新甸以东约60公里的南天门附近时与冯占海的部队进行了战斗。当晚其大部在船上过宿。
经过侦察,中村清得知蚂蚁河以东的方正县附近之夹信屯、永建屯、宝兴屯、福兰屯、莲生屯、德善屯等地驻有冯占海的1个旅;在紧靠松花江北岸的通河县城及其附近岔林河两岸的左家屯、曲家屯、桦树屯、福兴屯驻有1个团,根据飞行第10侦察大队第3中队空中侦察报告,在通河县以东之乌鸦泡、方正县以东之伊汉通的江岸,停有若干船只,似为作军事运输之用。在方正县城以西,沿蚂蚁河东岸的周庆井子、下洼子、莲生屯、海令屯、福兰屯,守军已利用丘陵、山地筑有较系统的工事。
根据以上情况,中村决定,部队在南天门上岸,并派出部队向以西的张家屯、以南的左家屯及对方正进行警戒,同时整修江岸的码头,以备后续部队上岸使用,并以此做为进攻的基地。4月30日,中村的第10联队派出1个步兵大队,先行攻击离南天门约10公里的通河县城。
5月1日拂晓,第10联队的第1大队长马场英夫少佐,率其第1、2中队及重机枪队一部,从南天门乘船出发,顺流而下,于当日晨7时30分在未遭到抵抗的情况下占领了方正对岸的通河城。5月2日,该大队第3中队长末吉龙吉大尉率其中队及1个炮兵分队(班),也到达该地。
在通河附近的吉林自卫军一部,经过两天的侦察,得知城内的敌军情况后,于5月2日晚,约以1个团的兵力进攻通河,经彻夜激战,将日军压缩至城内的一角。天明后,吉林自卫军撤至通河以北的桦树屯、金河堡、水和屯山区。
5月3日晚,吉林自卫军由炮兵配合以约1000人再次进攻通河城内的敌军。敌军在夜间因情况不明,仅作坚守而未出击。天明后,自卫军又撤出战斗。连续两天的进攻,使马场英夫的大队遭到了很大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