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抗击日寇大血战 > 第三章 12、牡丹江保卫战

第三章 12、牡丹江保卫战

此时位于牡丹江车站附近的敌野炮兵第20联队的第1大队已按14师团的命令(师团指挥所位于海林),开始向掖河进行炮击,第2联队准备攻向掖河。

21日晨6时,松木直亮的指挥所接到第2联队报告:中国守军已在准备烧毁中东路的牡丹江铁桥,一部已向牡丹江下游撤退。于是第14师团即令第27旅团、混成第38旅团向掖河方向追击。

此时位于牡丹江市内的敌第2联队,即冲向江岸,通过尚在燃烧的铁桥,于上午9时40分首先占领了掖河车站附近的兵营。

第27旅团、混成第28旅团,因团山予以东地区道路不好,很多地方有水影响通行,直至21日黄昏才到达掖河。

张治邦的抗日部队,侦知敌已增兵并由两个方向迂回进攻牡丹江以东地区时,以一部利用丘陵、山地林区进行抵抗,主力于5月21日晨以火车运输后撤至穆棱地区,一部撤向牡丹江以北的桦林、柴河、佛塔密方向,进行游击作战。

就在第14师团指挥两个旅团攻向掖河的当天,5月21日接到关东军的电令,要其除留混成第38旌团警备牡丹江地区外,其余部队急速返回哈尔滨,准备至绥化、梅伦地区参加对马占山抗日部队的作战。

松木直亮随即部署混成第38旅团警备掖河、牡丹江、宁安、海林地区;第2联队派出1个大队,警备一面坡、珠河、乌吉密一带的铁路;师团其它部队,于5月22日从海林出发,返回哈尔滨。

由于14师团途中在横道河予以西发生了撞车,直到5月24日晚才回到哈尔滨。

牡丹江保卫战

牡丹江保卫战作为抗日部队与日寇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战役,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在这次战斗中,中国军队打死日军300多人,并击毙日军中村贞太郎少佐和井杉曹长,缴获大量的枪支、弹药和军需物资。抗日军民的伤亡也很严重,牺牲300多人,仅在车站水塔附近就有18名战士壮烈牺牲。

1932年4月,日军调遣援军陈兵哈尔滨,为进犯牡丹江地区作准备。吉林自卫军左路总指挥获取这一情报后,召开紧急军事会议。为确保在牡丹江抗日的活动余地,左路总指挥决定将前线指挥所设在爱河车站(铁岭河),在牡丹江西岸设防,把第一道防线设在高岭子,利用其有利地形阻止日军进攻。总指挥部调集项元英、刘万奎、张治邦等部队,并邀集红枪会、大刀会等抗日武装6000余人在海林誓师西进,拉开了抗击日军入侵牡丹江地区的战斗序幕。4月16日,刘万奎率先头部队乘火车进军一面坡,在此与敌人展开激战。借着夜色和有利地形的优势,炸毁日军的铁甲车,敌人向西潜逃,在李延青的铁路工人游击队配合下,一面坡被收复。后于4月18日,敌人乘我军陶醉于初战胜利的时候,伊田旅团后续部队与西退的先锋队共计3000多人携带重式武器向一面坡进攻,自卫军陷于被动挨打,损失惨重,大部分牺牲,一部分溃散,刘万奎只带余部1000多人拼死冲出包围,败退五虎林,后转入铁岭河。保卫牡丹江的前哨战失利。4月30日,伊田四郎少将亲率一个旅团,还有近千人的骑兵、炮兵部队占领海林镇。5月2日,他们由海林侵占牡丹江,随后日军主力进入牡丹江站。5月6日凌晨,自卫军部队冲向日军营地,激战一夜。5月7日早,刘万奎率部队人马与应占斌合兵一处突袭敌人,经过一个小时攻占了日军指挥的重机枪阵地,收复了牡丹江站。日军向海林方向败退。5月20日,日军渡边、重藤、平松、冈本等部队发起全线进攻,我军顽强抵抗,但因敌人武器优势强,激战三天,牡丹江大桥被日军攻占,22日自卫军撤出铁岭河,向穆棱转移。日军占领了牡丹江。

虽然抗日部队在5月22日被迫撤出牡丹江,但牡丹江保卫战作为抗日部队与日寇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战役,仍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在这次战斗中,我军打死日军300多人,并击毙日军中村贞太郎少佐和井杉曹长,缴获大量的枪支、弹药和军需物资。抗日军民的伤亡也很严重,牺牲300多人,仅在车站水塔附近就有18名战士壮烈牺牲。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