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抗击日寇大血战 > 3、创建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将领黄显声

3、创建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将领黄显声

3、创建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将领黄显声

诗云:国家有难奋戈行,血溅沙场岂惜生。首战抗倭功不朽,岫岩长艳万山英。

最早知道黄显声将军的名字,是在看小说《红岩》、看过电影《烈火中永生》“小萝卜头”的故事时。电影《抵抗!抵抗!》在沈阳首映揭开了黄显声将军抗日第一枪之迷。

黄显声将军,是“九?一八”事变后抗日队伍的首倡者和组织者,曾任“东北民众自卫义勇军”总指挥。黄显声一生追求真理,坚决主张联共抗日,是中国**的忠实朋友。他为了抗日救国,身陷囹圄十二载,在全国解放前夕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毒手而英勇捐躯。

第一个抗日东北抗日义勇军大旗的,正是东北军中的高级将领黄显声。他英勇善战、胆识过人,指挥了“锦州保卫战”等一系列抗日战役。他抵制内战,为光复东北奔走呼号,被***秘密逮捕囚禁了十余年。血雨腥风中,他宁死不改英雄本色,矢志不渝对故土的钟情。由于“义勇军”这个名字响亮而且贴切,逐渐成为东北各地抗日军民最为常用的叫法。1935年,田汉,聂耳合作为电影《风云儿女》谱写了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这首脍炙人口的战歌,后来成为今天中国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讲到抗日,就不得不谈在全国率先举起抗日大旗的东北抗日。东北抗日义勇军,一度风起云涌,发挥了很大作用。

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兴起,和当时东北的整体局势有关。主政东北的**等人一直以为日本不会、不敢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对日本的野心估计严重不足。于是,相对应的,也就没有发动军队的正面抗日。取而代之的,是利用民间力量的抗日力量,去抵制日本。

普通民众虽然有抗日热情,但是缺枪少炮,更没有严谨军事素养。于是,由东北官方暗中支持的东北抗日义勇军应运而生。有人赞誉:“首倡除奸寇,组织义勇军;雄威破虎胆,惜未策殊勋。”“疾风识劲草,板荡识英雄。”后来有人以“血肉长城第一人”,赞誉黄显声。从他组织义勇军抗击日寇时间之早,规模之大,影响之深来看,给予这一崇高评价,是不足为过的。

黄显声,东北讲武堂第三期学员,曾经参加**卫队,深受少帅信任。之后,黄显声曾经担任东北陆军19师第一旅的旅长,后来调任为东北独立二十旅的旅长、关内参加多次对日战斗,立功无数,被授陆军中将军衔。1930年,黄显声正式出任辽宁警备处处长,筹建辽宁警备司令部,兼任沈阳警察局局长。

当时沈阳一代走私、贩毒非常猖狂,前任局长、处长都屡禁不止。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上头压力太大。在那个乱世,最大的走私犯、毒贩,那就是军方巨头,比如说军中元老汤玉麟,还有就是日本关东军。日本为了快速筹集军资,加速对中国的侵略,在东北许多地方大量种植罂粟,成为东北乃至中国的超级毒贩。大量的毒品通过日军散入东北,进入关内。

黄显声还是很有气魄,在他担任警察局长的时候查处了不少大毒枭,就算是东北军元老与日本人的毒品,黄显声也照查不误。当然,黄显声之所以能如此强势,和少帅**对他的信任密切相关。

东北军丢了沈阳之后,东北军高层开始考虑组建抗日义勇军。组建队伍,最为关键的就是确定领导人。与民间三教九流多有接触,并且从军多年,在东北军高层关系很硬的黄显声成为最佳人选。

1931年日本**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在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政策的纵容下,日军很快占领东北全境。当时身为辽宁省警务处处长的黄显声响应中国**的号召,顺应民心,创建抗日义勇军,在东北担负起抗日历史重任,打乱了日本的侵华计划。很快,黄显声出任东北抗日义勇军总指挥一职,开始招兵买马,拉起了一支队伍。他发动民众创建了东北抗日义勇军,不到一年的时间,东北抗日义勇军已达30万之众。被世人称为“义勇军之父”。

黄显声以锦州地区为核心,聚集了一大批有热血,有斗志的抗日将领。像马占山、冯占海、丁超、李杜等等许多著名的抗日英雄,都曾经是黄显声的部下。

在锦州丧失之后,黄显声被调任,改任119师师长。黄显声与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关系也告于段落。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