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义勇军英烈张永兴(1)
张永兴,中**员,抗日英雄,革命烈士。他从小胸怀大志,积极参加爱国运动,英勇抗日,最后不幸被日军杀害,享年41岁。
1896年阴历三月初四生于辽宁省宽甸县,祖籍山东省蓬莱县北沟村,家境贫寒,父母逃荒到东北,移居辽宁省宽甸县城。其父张禄中在宽甸县一家铜匠店内做帮工,人称张铜匠。其母李瑞卿粗通文字,勤俭持家。张永兴兄弟五人,姊妹二人。张永兴少年胸怀大志,很有奋斗自强的精神。
1915年,小学毕业,只身来到天津,以优异成绩考入天津南开中学学习。在学习中接受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他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信奉**。
1918年,在南开中学读了三年半(高、初**四年毕业),因缴不起学费,中途缀学,回到辽宁省宽甸县城,考取了宽甸小学教师,在一所教会小学任教。以后又到桓仁教会小学做教师。
1919年,携带妻子、女儿到安东(现在的丹东)。在安东**青年会任智育干事并在安东商业学校教书,家住元宝山下,邹家胡同九号。
1922年,张永兴加入国民党,接受孙中山的三**义,寄希望于国民革命。打倒军阀,求得民族独立,国家繁荣富强。
1924年,以青年会为阵地,结合青年积极进行爱国运动。并担任天津〈大公报〉安东分馆经理。
1924年冬天,曾组织教育界人士成立一个小型学习会,学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及“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等材料;介绍苏联和**的情况;介绍了**编的刊物《党员概要》;介绍了《**宣言》给一些人看。
1926年~1931年,在此期间,他参加了以下爱国运动:
1926年5月初,安东发生了“虹桥事件”::当时安东租界地的日本军警和浪人,经常暗地里挪动界碑,不断侵占中国市区,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侵占安东市和七道沟日租界咽喉之地——虹桥,日本侵略者违犯租界条约,越界强修虹桥,激起安东市民的愤怒。5月15日,召开2万多人的抗议大会和****,史称“虹桥事件”。张永兴积极参加了这一群众性抗日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