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高鹏振的队伍已经达到3000多人。在敌人严密封锁、没有弹药补给的情况下,高部一直被给养与军需问题所困扰。为此,高鹏振决定对部队进行精简,把步兵及老、弱、病、残的骑兵精简回乡,充实到各村民团中去,还在阜新县的**洞创建了兵工厂,以补充武器弹药的不足。另外,高鹏振围绕敌人的运输线策划了一系列伏击战,以夺取日伪的武器弹药。1932年5至7月,高鹏振先后组织了3次公路伏击战,毙敌近百人,击毁军车多辆,并缴获大量的军需物资。到了9月中旬,高鹏振指挥所部在经由新民的列车上截获了日军一笔巨款,经清点,发现有5000多万元。
除进行游击战、截击敌人的运输队外,高鹏振还率部先后参加了攻打彰武,袭击营口、牛庄,收复锦西及围攻沈阳城等一系列攻坚战。不过,他所参加的这些战斗都是受其他义勇军部队之邀或是奉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之命而进行的。有史料证明,高鹏振本人并不赞成攻打城镇及大城市的做法。他认为义勇军在武器弹药和军事训练上与日军有很大差距,要在长期游击战中不断锻炼官兵,然后再寻机和日军进行大规模战斗。
1932年年初,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第四路总司令耿继周部解体后,高鹏振又与活动在吉奉交界的吉林中国国民救国军第十二路成庆龙部实现联合,继续打击敌军。仅在1932年7月26日至8月17日的20天内就进行大小战斗9次,歼灭了大量敌
军,并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
转战热河继续抗战
1932年9月末,他奉命率部向闾山转移进入北镇县境内,受到北镇伪警察队的阻击,高部与十二路义勇军合击,一举歼灭了伪警察队。10月初,日军森泽师团动用千余人,并纠集北镇、义县、阜新三县伪警察千余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在医巫闾山一带进行大扫荡。义勇军因众寡悬殊,损失惨重。高鹏振率残部突出重围后,遂将队伍化整为零,派一部分人员进入热河,他带一部分人仍留在辽西坚持对敌斗争。
1933年初,高鹏振率部参加了热河保卫战与长城抗战。高部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深受好评。此后,高鹏振率部战斗在辽河两岸,特别是趁阜新县城空虚,他与苑久占部义勇军积极配合,还一举攻克了阜新县城。此时,他的人员、装备及给养情况已经十分困难,但是他仍然顾全抗日大局。1933年4月,他得知**员杨靖宇为扩建抗日武装急需枪支弹药及有战斗经验的人员,便划拨一个骑兵连,计130人,连人带枪带马及大量弹药,前往支援。
这一年,日伪当局对义勇军的围剿力度不断加大。9月,高鹏振率部400人在康平被3000日伪军包围,人员大部牺牲,只有50人在他的带领下杀出重围,前往朝阳与刘振东部义勇军配合作战。在那里,他又参加了攻打北票县城、大黑山突围等著名战斗。1934年12月19日,他指挥了著名的范家窝堡战斗。当时,高部几十人被三四千人的日伪军包围。他率部奋战了几昼夜,不仅杀出重围。
1935年以后,伴随着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及日伪当局大力推行“集团部落”建设,仍在活动的东北义勇军已经寥寥无几。高鹏振凭借自己高超的智慧与过人的胆识,一直坚持在敌占区与日军进行艰苦斗争,日军拿他无可奈何,气得称高鹏振为“泥鳅精”转世。
1937年4月,高鹏振部在新民张配窝堡又被敌重兵包围。在战斗中,他臂部负伤,遂转移到彰武县太平山朋友家养伤。此时,日伪当局到处张贴布告,以万元大洋悬赏缉拿高鹏振。负责照顾他的人突生歹意,6月23日,高鹏振走到石砬堡屯附近时,被**枪杀,时年39岁。
高鹏振在抗战的7年间,经历战斗数百场,仅大型战斗就有百余场,歼敌数千人,给日伪当局以沉重打击;他先后6次受伤,家中6位亲人也献出了生命。1987年,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高鹏振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