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抗击日寇大血战 > 5、耿继周的抗战故事(2)

5、耿继周的抗战故事(2)

5、耿继周的抗战故事(2)

战辽西,再打县城意志监

在日伪军的重重堵截下,耿继周率部开始长途游击作战。1932年3月,耿继周率领义勇军从阜新转赴通辽,再由开鲁进入热河省境内,又经朝阳奔赤峰,到达热河省会承德。长途转战,义勇军消耗很大,有些意志薄弱的官兵离开了队伍。然而,救国心切的耿继周只在热河作短暂停留,在争取到救国会的支援后,又率部返回辽西。

1932年8月,耿继周率部到达锦西境内,他的设想是取道“东渡辽河,收复失地”。锦西位于当时辽宁和热河两省交界,地理位置重要,日军第二十师团三十八旅团驻扎在此。日军试图以锦西为前哨,作入侵热河的准备。

为了打乱日军的侵略计划,耿继周在进行周密的准备后,决定率部攻打锦西老县城冮家屯。1932年1月日军古贺骑兵联队在冮家屯战斗被抗日民众歼灭后,日伪当局把锦西县城搬迁到铁路沿线的连山。尽管如此,老县城冮家屯(今葫芦岛市连山区钢屯镇)仍有城防工事和日军据守。在锦西当地义勇军的配合下,8月20日,耿继周率何熏忱、翟兴武等支队共5千余人围攻锦西老县城,当时,城内的日伪军有3千余人,经过一昼夜激战,城内伪警察一部举义反正,其余日伪军逃遁,义勇军收复了锦西老县城。遗憾的是,日军在飞机重炮配合下进行反扑,为了防止老县城内居民受累,耿继周主动放弃县城,退到锦西农村继续斗争,但他收复锦西老县城的决心未泯。9月初,耿继周给锦西县第八区伪警察署长写了亲笔信进行策反,信中写道:“当此国难之际,英雄效命之时,一切中国人应该同舟共济,一致对外。”信中表露出耿继周计划以锦西为基地继续推进的决心。然而,这封信送到伪警察署长手中后,由于时机不成熟,耿继周预想策反伪警察收复锦西老县城的愿望没能实现。

巧设伏,智勇歼敌威名传

1932年9月8日,耿继周率所部第二、三团共1千4百余人由锦西县虹螺岘(今葫芦岛市南票区虹螺岘镇)向东挺进,过了女儿河,行至汤河子(今锦州市太和区汤河镇)附近,与从锦州向西进犯的日军五百余人遭遇。这次,耿继周的对手可不是被称为乌合之众的伪军,而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日军主力!

面对强敌,耿继周沉着指挥,准备打一场智勇结合的伏击战。他命令义勇军主力潜伏在道路两侧的青纱帐中,以七十余名骑兵正面出击,诱敌深入。日军围攻后,义勇军骑兵佯退,日军随后追赶,坦克在前,步兵在后。当进入到义勇军伏击范围后,预先埋伏在青纱帐内的义勇军突然发起冲锋,将日军冲成数段。接着,义勇军大刀队大显身手,与日军展开肉搏,战场上顿时血肉横飞。日军步兵四面被围,更倒霉的是,前行的坦克车又陷入汤河子淤泥中无法发动,成了义勇军手榴弹投掷的目标,很快就被炸毁。傍晚,日军残敌退到女儿河西岸的卧佛寺山(今属葫芦岛市南票区金星镇卧佛寺村)上,妄图负隅顽抗。

卧佛寺山又称卧佛山,其实只是一个小山包,因清代山上修建卧佛寺而得名。日军退到山上后,耿继周率义勇军将卧佛寺山四面包围。日军为求援兵,趁夜色从山上放下信犬,被义勇军及时发现并击毙。9月9日(有资料记载是9月8日,经核对史料并走访亲历者后代,确证是9月9日)晨7时许,日军出动两架飞机前来助战,日机十分嚣张,不断向义勇军阵地投掷炸弹。其中的一架由小田三郎驾驶的日机在低空飞行到离卧佛寺村不远的下浑酒沟时,被当地抗日民众用连珠枪击中坠毁。被围日军见飞机没有发生效用,于8时许开始集中火力往山下猛冲,除少数逃窜外,盘踞在卧佛寺的日军大部被义勇军歼灭。

抗日义勇军由于武器装备落后,通常都是靠人数取胜,一般来说要五至十倍于敌人才能取得战斗胜利,而且对手一般是伪军居多,两天内连战汤河子和卧佛寺,耿继周凭借不到三倍于日军的人数,智胜了武器精良的日军主力,这在东北义勇军斗争史上是不多见的。此战击毁日军坦克6辆,缴获步枪百余支,日军遗尸150多具,取得了显著战果。耿继周成为闻名全国的义勇军将领,京津沪等大城市的报刊多次报道其抗日事迹,江西瑞金的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也对耿继周部义勇军的作战行动做过报道。

志不屈,力战收复朝阳寺

1933年9月下旬,日军为确保辽西走廊交通要道的畅通,以便为入侵热河和榆关(今山海关)做准备,出动重兵对辽西的抗日义勇军进行大规模讨伐。为保住斗争力量,耿继周率部于10月初撤入热河。汤玉麟将该部义勇军收编为热河保安第三旅,耿继周为少将旅长。经过整编,全旅1000余人,编为两个团,补充了枪械弹药。

稍事整训后,耿继周敢于“碰硬”的性格又显示出来。在奉命担当朝阳县至朝阳寺之间防务期间,耿继周对日军在1932年7月以所谓“石本事件”为借口,继而派兵占领朝阳寺车站十分不满,决心夺回朝阳寺车站。1932年1月21日晚,耿继周冒着寒风,亲自率全旅步骑兵千余人向朝阳寺车站发起了进攻,日军二百人和伪军六七百人凭借坚固工事和建筑物固守顽抗,这场战斗持续了一夜,拂晓时分,朝阳寺车站及周边工事被耿继周率部收复,日伪军被歼80余人,还缴获军需品甚多。

朝阳寺村位于北票市上园镇,因抗日英雄李海峰于1932年在这里成功抓获并处决日本特务石本权四郎而闻名。其实,抗日名将耿继周延续了朝阳寺的抗日传奇:收复朝阳寺车站一个月后,热河抗战爆发,随着建昌、朝阳、阜新和热河省会承德相继失守,热河省大部沦陷,此时,朝阳寺仍坚守在耿继周部第三旅手中,成为热河省的一个孤岛,耿部也被称为“塞外孤军”。日军畏惧耿继周的威名,短时间内也不敢对朝阳寺发起进攻。直到1933年5月初,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耿继周才率部撤至丰宁,不久就参加了冯玉祥发起组织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继续谋求抗日杀敌。

1933年6月,耿继周被冯玉祥委任为抗日同盟军第三十五军中将军长。8月,随着冯玉祥被迫下野,耿继周部最终瓦解。1938年,原东北军将领何柱国出任第十战区副司令长官,他了解到抗日老将耿继周生活困窘,遂委任其为第十战区少将高参。1946年耿继周退役,自谋生计,靠卖画为生,后客死南方某地。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