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由于种种压力,以及敌军的残酷围剿,唐聚五将军只好率部退入关内。1933年,他担任了北平军分会中将参议,东北义勇军第三军团军团长。在东北地区沦陷之后,日本**势力便立即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华北地区。1933年,日军发动了对山海关的进攻。不久之后,长城抗战爆发,抗战中我军守军将士为了保卫国土,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战斗。唐聚五将军也率领部队参加了著名的长城抗战。长城抗战期间,我军广大官兵与敌战斗了多次,付出了重大的牺牲,同时也沉重打击了敌人的侵略气焰。激战中,战况十分激烈,为了反复争夺阵地,残酷的白刃战也经常发生,我军将士为了保卫阵地,部队整排、整连、整营的牺牲和重创状况经常发生。许多爱国将领和官兵在战斗中以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国土的尊严,表达了不容侵略的决心。
长城抗战乃“九一八事变”之后首次较大规模的反击日本**侵略的战役,体现了广大爱国官兵和群众的抗战热情和决心。虽然抗战最终失败结束,但是长城抗战体现出了中国将士顽强的抗击侵略者的能力。
请缨上阵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附近,“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开始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日本**侵略势力妄图以武力迅速占领中国,守军将士奋起反击,与敌展开了激烈战斗。唐聚五将军面对敌人的侵略,义愤填膺,立即请缨要求上阵杀敌,报效国家,誓与侵略者决一死战,消灭侵略者,收复国土,将敌人全部赶出中国。为此,唐聚五将军,他两次晋见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先生,请求上阵杀敌。
游击战斗
1938年8月,唐聚五将军被任命为东北游击队总司令,率领部队从汉口北上。于9月到达冀东宝坻石臼窝,并且开始宣传抗战,同时开展组建游击队的工作。唐将军亲自动员群众,用抗战必胜等道理教育群众,动员大家有钱者出钱,有力者出力,积极参加抗战工作。
在唐将军的动员和努力工作下,三个月后,就组建成了一支下辖6个纵队,每纵队约一千二百人的游击队伍。他率领部队,分别驻守迁安、玉田、宝坻、遵化、青龙等县。同时寻找战机,不时地出击袭击敌人的据点,破坏敌人的运输线,炸毁敌人的仓库,给予敌人沉重的打击,扰乱了敌人的后方,大力鼓舞了沦陷地区的人民的抗战必胜信心,有利地配合了友军队伍的作战和斗争,出色地完成了游击任务。一时间,投身抗日队伍,在当地形成一股热潮,就连“九一八”事变前拉杆子聚山头的土匪,也都为东北父老的抗日热情感化,带队伍下山,投入了抗日义勇军的阵营。
1939年1月、2月期间,唐聚五将军率领部队在迁安平台山一带,前后作战9次,击毙敌人约两百余人,缴获了轻机枪4挺、步枪200余枝。4月期间,唐聚五将军所部又在热河青龙县、都山县一带作战5次,歼敌一部,而国军则无一伤亡,屡立战功。
最后的战斗
唐将军所率领的游击部队,袭击敌军,打击敌人,给敌人的后方造成了严重的威胁。1939年5月18日晨8时,日军为了消灭唐聚五将军所率领的抗战部队,消除我军游击部队对其后方的威胁,秘密集中了优势兵力,乘着大雾天气,暗中包围了迁安县平台山国军驻扎地区,发动了对国军的进攻。
唐将军得知日军发动进攻的消息后,立即率部队应战,顽强阻击进犯的敌军。他镇定地判断敌情,深知敌众我寡,不适宜久战,立即决定转移目标,将部队分成两部进行突围。大部队向北突围,唐将军亲自率领指挥部向南移动,准备杀出重围,转移到其他地区。
不料,在唐将军率领部队成功突破敌人第一层包围圈之后,刚行至山腰上,与敌军增援部队发生了遭遇战。双方立即投入了战斗,展开了血战。唐聚五将军见情况危急,立即带头率部队杀向敌群,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激战中,唐聚五将军身先士卒,奋勇冲杀,不幸被流弹击中了腰部,血染战袍。为了不影响部队作战士气,唐聚五将军立即撕下衣襟,裹伤再战,亲自毙、伤敌军多人,并且指挥我军将士继续作战杀敌。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我军消灭了大量的敌军,冲破了敌军封锁线继续向南突破。但是在最后突破日军外层封锁线的战斗中,再次遭遇大批敌人的阻击。敌军拥有优势的兵力和武器装备,以密集的重机枪火力封锁我军突围的通道,唐聚五将军已经负伤,他不顾伤痛,指挥部队冲锋,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战斗。双方血战多时,由于敌我双方兵力、火力差距悬殊,国军将士多次冲锋均失利。血战中,唐聚五将军,重伤殉国。其部下二百余官兵,也在战斗中全部壮烈牺牲,与唐聚五将军一同殉国。战斗至了生命的最后一刻。牺牲时,时年4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