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抗击日寇大血战 > 3、战斗在白山黑水 牺牲于燕赵大地

3、战斗在白山黑水 牺牲于燕赵大地

3、战斗在白山黑水牺牲于燕赵大地

唐聚五,满族,1899年生于吉林双城一个农民家里。18岁投奔东北军,毕业于东北讲武学堂,后一直在东北军任职。九一八事变后,在**的支持下,成立辽宁民众抗日救国军,任总司令。为了抗日转战于白山黑水之间,1932年10月,由于日军优势兵力的残酷**,救国军失败。全面抗战爆发后,唐聚五被国民政府任命为东北游击司令。他联络旧部准备打回东北去。但形势所迫,他率部转战冀东。1939年5月,唐聚五在反“扫荡”中壮烈牺牲。

1932年10月,唐聚五领导的辽宁民众抗日救国军失败,唐聚五避开敌人的追捕,一路艰辛辗转到北京。虽然救国军失败了,唐聚五心情沉重,但他抗日的决心没有变,抗日的意志没有消沉。在北京见到**后,他汇报了救国军8个月来的战斗情况和失败的经过。**又给唐聚五划拨了一批武器,装备了撤离到热河的数千名民众抗日救国军。11月,部队改编为东北抗日义勇家,唐聚五担任第三军团总指挥。1933年2月,日军侵略热河,唐聚五又率部参加了热河抗战。后热河沦陷,《塘沽协定》签订后,唐聚五的部队被缩编,很多人被迫离开队伍转到关内继续参加在关内的东北抗日义勇家,有的转入长城沿线,继续参加抗战。唐聚五也被迫辞去军职,离开部队,寓居北京。但他时刻不忘抗日,时刻不忘打回老家去。

在北平期间,唐聚五曾参加了**北平地下党以“东北人民抗敌会”名义发起组织的“抗日将领大同盟”,与东北各抗日义勇军首领共五十人集会宣誓,要为东北死难父兄子弟、抗日牺牲的同志复仇,共同打回老家去!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唐聚五联系散落在关内的东北义勇军人员二十余人,并争取到国民政府授予的“东北游击队”的名义,唐聚五被任命为“东北抗日游击司令”。授陆军中将衔。但蒋介石并未给唐聚五一兵一卒、一枪一弹。唐聚五并不因此气馁,只要能重新抗日、打回老家,他就感觉到热血沸腾。1938年7月,唐聚五率部从武汉出发,北上抗日。

唐聚五率部从河南汜水渡过黄河,潜入敌占区,越过日军重兵防守的平汉线,进人太行山。在太行山区,唐聚五看到我八路军生龙活虎、纪律严明,青年踊跃参军,妇女积极支前,深为感动。艰苦而曲折的斗争实践使唐聚五认识到:自己应该向**、八路军学习,应该同这样的军队合作。因此,他主动找到当时正在根据地的八路军总司令**同志,请求帮助。朱总司令对唐聚五决心挺进东北抗日的行动予以热情的鼓励,并亲笔给在冀东工作的邓华等同志写了介绍信,要求他们对唐聚五部给予补充、帮助。之后,唐聚五率队进入冀中抗日根据地,由我八路军吕正操部帮助补充了人员和武器,组成了近百人的名副其实的东北游击队

9月,唐聚五率部到达冀东地区宝坻县,立即出榜召集散落在冀东一带的国民党溃兵游勇,并在宝坻县新安镇一带收编了两支当地的抗日武装,队伍达到300余人。在宝坻一带,他率部与小股日军作战多次。

10月,部队东进到玉田县境内,又多次与小股日军作战。年底,部队进入丰润、滦县、迁安交界的腰带山,与八路军四纵队留在冀东的陈群支队取得联系,之后,唐聚五受到我冀东军区李运昌等同志的热情接待。当时,冀东抗日战争处于低潮期,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李运昌还让部队给唐聚五的东北游击军以粮款、鞋袜支援。春节期间,还派人给唐聚五部送去猪肉、大米、白面等慰问品。

为了重返东北战场,唐聚五率游击队曾一度跨过长城冷口,挺进敌占区。但是,由于日伪已在长城外建立了伪满政权,全面加强了统治,唐部在长城外受到敌人层层阻击既不能在当地立足,又无法越过该地返回辽东,不得不退到冀东游击区。此后,唐聚五便率领游击队返回丰滦迁一带山区与日伪作战。他们学习八路军的作战经验,避敌锋芒,击其弱点,劫取日军轴重,袭击敌人小股部队,曾在新安镇、黄岩、干柴峪、上下莲花院等处给日伪军以有力打击。

在冀东作战期间,唐聚五非常重视对部队进行抗战到底的思想教育,多次请八路军干部为部队做形势报告,请八路军教唱《松花江上》、《大刀向归字头上砍去》等抗战歌曲,以鼓舞士气。在转战冀东的过程中,唐聚五部和八路军相处融洽,配合默契。

1939年5月,日军对冀东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大“扫荡”,形势十分险恶。八路军冀东军分区化整为零,部队主力转移到长城外和丰润县境。八路军也曾建议唐聚五部离开游击区腹地,转移到边缘地带,化整为零,分散隐蔽活动。但唐聚五担心部队分散后难以收拢。八路军决定留下李向之率留守人员配合唐聚五部就地坚持斗争。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