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抗日牺牲第一将领韩家麟,马占山为他流泪,孙女自愿嫁入韩家报恩
抗日战争时期,最早牺牲的将军是谁?很多人都认为是卢沟桥事变中第29军副佟麟阁、132师师长赵登禹,但实际上此人才是最早牺牲的抗日将领,他被誉为“抗日牺牲第一人”、“抗日牺牲第一将领”。他就是抗日英雄——韩家麟。
韩家麟,号述彭,人们多称其为韩述彭。1898年,韩家麟生于吉林省梨树县小城子镇河山乡河山村,其祖父辈是地地道道的山东人,为逃荒才来到了吉林。韩家到了东北后,很快白手起家做小生意,很快富裕起来,成为了当地的大户。1913年,韩家麟高小毕业回家跟着父辈学做小买卖,经营家中田产。
1913年底,一个团的骑兵到来到河山村剿匪,一个连的骑兵正好驻扎在韩家院子里。在那个有枪就有一切的年代,韩家麟的祖父找到骑兵连连长马占山,请求将孙子韩家麟跟着马占山当兵,混个一官半职。马占山见韩家麟相貌端正,样子精明,还很懂礼数,于是就收下了他。
韩家麟那个时候才16岁,他跟着马占山充当马占山的马弁,韩家麟机灵能干,深得马占山的喜爱。马占山于是收他为义子,并送他去军校学习。1927年,他升任中校副官长,成为马占山的得力助手。1930年,韩家麟考入沈阳东北高等军官研究班深造。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韩家麟拒绝当投降日军为鬼子卖命,于是混在逃难的人群中逃回关内,找到第53军军长万福麟请求出兵抗日。
1931年10月,韩家麟带着万福麟的密令返回齐齐哈尔,找到正在黑河的马占山将密信交给他,让他组织部下进行抗日。韩家麟回到马占山身边后,被任命为少将参议,纳入马占山麾下。
1931年,驻守在白城一带的伪军张海鹏部三个团在日军配合下,向齐齐哈尔南面的嫩江铁路桥进犯。驻守在江桥的守军徐宝珍部发起反击,伪军张海鹏部死伤惨重退去,江桥抗战由此打响。
同年11月4日早晨,日军第2师团步炮兵1300多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向江桥阵地发起大规模进攻。马占山下令省防军军还击,江桥抗战由此全面展开。
江桥抗战打响了抗战第一枪,守军在江桥一带与日军激战多日,日军先后投入总兵力30000多人,马占山率领东北军20000余人与日军展开激烈厮杀。在江桥一战中,韩家麟率部与日军拼死冲杀,毙伤日伪军2000余人,日军滨本支队几乎被全歼,高波骑兵队伤亡殆尽。
然而,由于寡不敌众,江桥失守,韩家麟跟随马占山退守海伦。不久后日军追到海伦,在最危急的时刻,韩家麟秘密将马占山的家属转移到天津,救下了马占山的家属。
在日军松木师团的围攻下,马占山所部节节失利。1932年7月,马占山率部转战到小兴安岭一带的深山老林。当部队行至庆城县(庆安)东山的张和白砬子山口时,日军伏兵突然四起,马占山部队被千余日军包围。激战到第三天时,全军伤亡过半,马占山也中弹受伤,全军弹药即将告罄。
22日,为掩护马占山突围,韩家麟说服马占山将马的衣服换下穿在自己身上,又将马占山的名片和印章装在身上,自己带着连长于俊海等600余名官兵吸引日军主力,掩护马占山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