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义勇军将领孙铭武(2)
1932年1月初,辽东血盟救国军迅速发展到千余人,全军集中到柳河县打牛沟进行整编。期间,孙铭宸四处奔走,为进一步武装血盟救国军筹款购枪。他回到原籍中寨子村召集村民代表商量,把村头石灰矿变卖后的资金用于购买枪支。村民一致同意买枪支援救国军武装抗日。先后从新宾、桓仁等地购买了枪支和子弹,以牛车送到打牛沟救国军驻地,进一步武装了队伍。不久于芷山又又派其心腹、参谋处长吕衡督率公安大队和伪军一个营,外有炮中队、骑兵队等,包围了救国军驻地。炮火激烈,弹飞如雨。救国军在孙铭武指挥下,顽强抵抗,鏖战终日,再次击退了伪军。是役,“击毙伪公安分队长以下五名,伤四十余名”。救国军牺牲20余名,伤16人。在激战中,孙铭久胯骨被打断,无法再跟随队伍转战,被隐蔽到群众家中养伤。(1932年5月,孙铭久伤病恶化不治牺牲。)救国军从打牛沟转移红石镇,准备以此为根据地,准备长期抵抗。
这时,救国军重新整编了队伍,公推孙铭武为总司令,李栋材为总指挥,张显铭为**议。重申了军纪,一时秩序井然,士气大振。由于以孙铭武为首的血盟救国军提出了明确的抗日宗旨,不动民间一草一木,深受群众拥戴,致使于芷山多次派出的伪军不但不真正攻打,反而同情血盟救国军。【1】因此,救国军越战越强,成为辽东地区最早崛起的一支抗日劲旅。辽东血盟救国军击退五县伪军联合“围剿”和打牛沟反击战胜利后,使于芷山威到武力“围剿”已无法使孙铭武屈服。于是,于芷山便施展卑鄙手段,瓦解这支日渐壮大的抗日队伍。
1932年1月15日,于芷山授意其次子、卫队团二营营长于宗谦前往血盟救国军驻地与孙铭武“谈判”。于宗谦面见孙铭武后,转达了于芷山的“合作诚意”。于宗谦代表其父说:“诸君均系有为之士,作无谓之牺牲,敝司令甚为惋惜,不如与我合作,待有机可乘,再行起事亦不为晚”。孙铭武和张显铭严辞以对,并向于宗谦提出,双方互不相扰,划分地域,保存抗日力量。于宗谦表示要请命于芷山。几天后,于芷山又复派于宗谦持信到救国军驻地,面邀孙铭武、张显铭等救国军指挥人员亲往三源浦“谈判”。信中还附有于芷山属下几十名军官,其中多为孙铭武相识故友联合签署的担保谈判人员人身安全的“保证书”孙铭武等救国军领导人深知于芷山父子阴险毒辣,但想到于芷山投降日军之前,亦有过观望动摇,想借谈判之机,再次争取于芷山,以扩大抗日力量。**议张显铭和总指挥李栋材惟恐上当受骗,坚持不肯前往。总司令孙铭武执意要去,认为“以大无畏的精神,至诚的态度,决可感化于芷山,若畏首畏尾,何以作大丈夫”。遂决定派人前往吉林省柳河县三源浦与于芷山谈判。殉国
32年1月19日,辽东血盟救国军总司令孙铭武、**议张显铭等20名救国军军官及护兵百人来到三源浦。于芷山没有出面会见,却让人先摆宴席款待救国军谈判代表。宴毕借口天晚,强留住宿。孙铭武觉察到这是于芷山设下的“鸿门宴”,已知难逃虎口,当即写下遗书嘱其二子:“……父生年四十有四,时值国家变乱,余本国家军人,必须与国同难,故奋然抗日,号召民众救国,但不幸中途惨遭挫折。父今为国而死,吾子必继父志,为国努力……。父虽死九泉已暝目矣。再关于父之体骨,倘能回籍,暂不入土,必俟国土收复,民众免遭灾难,……再为安葬,是余所嘱”。写罢他拜托旧部刘锡九转给自己家。刘锡九悲感交集,涕泪而退。当晚夜半时分,于芷山以重兵包围救国军谈判人员驻地后,持枪入室,将孙铭武等20人缴械绑缚。孙铭武大骂于芷山是“卖国贼”,“背信弃义的民族败类”。几十个伪军把孙铭武等20名谈判代表拖走。是夜,寒风凛冽,大雪封门,于芷山害怕真相外露,连夜把孙铭武第20名救国军军官枪杀在三源浦西门外。终年43岁。张显铭被害时身中两弹,昏死过去,被群众救出,养伤数月后,化装前往北平。
弟继兄志上阵杀敌
1932年1月19日孙铭武为国捐躯后,胞弟孙铭宸继兄遗志,把救国军余部,编为李春润率领的第三军团第六旅,并率全旅官兵血战清原,屡挫敌锋,屡建战功。
追封革命烈士
,全国解放后,为褒扬先烈,慰问忠魂,**人民政府为毁家纾难、抗日救国的孙铭武,1953年,经当时的辽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孙铭武为革命烈士。颁发了烈士证书和光荣纪念证。【9】烈士家乡清原县人民为缅怀先烈和铭记孙氏兄弟的抗日业绩,在烈士家乡南口前镇南三家子为他们立了忠烈碑。
松柏低垂,青山肃穆,在这松柏青山的陪伴下,孙铭武、孙耀祖(本名孙铭宸)长眠于清原满族自治县南口前镇南三家村一处山坡上。2014年9月7日,记者辗转来到两位抗日英烈的坟冢前,感受他们保家卫国、英勇
无畏、舍生取义的民族精神。两位英烈的青冢在孙家祖坟之内,背东朝西,由水泥浇灌,坟前分别立一块石碑,上面摆着后人祭奠时的花环。这两块石碑正面刻着两位英烈的名字,上面还分别写有“证辽东字一一四六二号”(孙铭武墓碑),“证辽东字一一四六三号”(孙耀祖墓碑)。记者注意到,每块墓碑的背后,还铭刻着他们的遗言。【13】孙铭武墓碑上刻着,“孙铭武遗言:民族不可辱,国土必收复,回家杀身何所惧,愿做抗日第一人”;孙耀祖墓碑上刻着,“孙耀祖遗言:教育救国志未酬,投笔从戎战倭奴,祖国危难民奋起,决心不当亡国人”。【13】从这遗言,可以感受到两位英烈驱除日寇、誓死保家卫国的铮铮铁骨、壮志豪情,令人动容。
2014年9月1日,孙铭武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