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抗击日寇大血战 > 4、记抗日烈士刘壮飞、白君实(3)

4、记抗日烈士刘壮飞、白君实(3)

4、记抗日烈士刘壮飞、白君实(3)

前仆后继志坚如铁

日军遭到猞猁沟和汤沟两役重创后,对我铁血军异常痛恨。他们调动了辽宁十二个县的联防大队到辽南围剿、讨伐,对铁血军穷追不舍。

六月十三日羊角沟战斗中,铁血军总司令苗可秀不幸身负重伤.六月二十一日,在转移到凤城境内碑碣岭时被俘,七月二十五日就义于二龙山。将星损落,对铁血军和辽东抗日军民都是一个重大损失。铁血军处于更加艰难的境地。这时刘壮飞的家属找来,对他施加影响。

原来,壮飞投奔邓、苗之后,日伪军便扬言对其家属实行惩处,壮飞父母与妻子白淑彩不得不于一九三四年春夏之交,潜往黑龙江省望奎县。一九三五年夏其父刘英源从日伪报纸上得知苗可秀遭敌人杀害。他想念自己的独生子,遂不顾千里跋涉,亲来岫岩山沟找到了儿子,他告诉壮飞全家已迁往望奎,劝他再打下去会徒遭不幸,不如就此歇手,跟他回家去。壮飞对父亲耐心讲了“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的道理,并郑重表示:“我宁愿当殉国之鬼,决不当亡国之奴。”其父流着泪说:“养儿不能让父母省心,反而让父母从边里跑到边外(指黑龙江省)到处躲藏,连个真名实姓都不敢露,当儿女的能安心吗?”壮飞解释说:“不是儿子不孝,如果我走了,这三百来人无人率领,一旦沦落为匪,儿救国不成,反遗祸端,岂不留下千古骂名?父母说话,儿从来没有不听的,今天父亲说的话,儿实难从命,儿一定要把抗日救国的事干到底。”刘英源只好洒泪与儿子分手。

刘壮飞、白君实率铁血军在“三角地区”采取机智灵活的游击战,使敌人大伤脑筋.据伪岫岩县公署“匪情”记载“……壮飞等匪首及大小匪团合计约达一千一百多名,而各匪团在县内各地擅长跳梁,欲将轻易歼灭它是不可能的”,“壮匪依然气焰嚣张,进行反动宣传.收揽民心……,巧妙地躲避了讨伐军的追击。”可见,直到一九三五年十月,刘壮飞部对当时敌伪的威胁还是相当大的。

可惜,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十分不幸的事情:一九三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壮飞带队伍行至凤城周家堡子。当晚,队伍在山上宿营,壮飞同警卫战士一人去半里外的小学校取报纸。因当时他们都穿着缴获的伪军服装,造成误会被路过此地的另一支抗日队伍(阎生堂部)开枪击中,不幸牺牲,年仅二十四岁。正是:壮志未酬身先死,常使后人泪沾襟。

壮飞身亡,铁血军官兵上下无不痛惜,白君实如失手足,不胜悲愤。

苗可秀、刘壮飞等重要领导人相继殉难,对铁血军是个严重打击,铁血军在更加艰难的情况下,联络“三角地区”各部义勇军,重整旗鼓,团结一致,共同对敌。

赵同、白君实率铁血军一、二、三大队七十余人向凤城北部转移。行至头道沟附近时,突然发现西南方灯光闪烁,判知为敌人军车。部队立即埋伏在公路两旁,当敌三辆汽车到达时,我军突然出击,经过短时激战,击毙日军凤城指导官西山和四名日军,焚毁了汽车,还缴获了一车苹果。

赵同、白君实风趣地对战士们说:“打鬼子是最便宜的事,不但有给养,有枪弹,棉衣大氅,还有水果吃。”战士们也纷纷议论:“几百粒子弹就换来敌人这么多的东西,真是便宜事。”

为了协调各部义勇军的一致行动,一九三五年十一月末,由赵同、白君实出面,邀集各部义勇军首领到凤城西北的葛藤峪聚会。

到会的有,赵同,白君实,阎生堂(李春润余部),赵庆吉(邓铁梅余部),曹国士(刘景文余部),唐广学,周福海等三十余人,会议研究决定:

统一组织,以铁血军为番号,编为四路:选举赵同为铁血军总司令,阎生堂、赵庆吉、白君实、曹国士分任一、二、三、四路军指挥;划分了各路军活动区域。

一九三六年一月,赵同、白君实率三路军在老老窝地区,探知日军一部由龙王庙北进,他们便乘雪夜,在山口附近设下埋伏。接战后铁血军勇猛冲锋,敌狼狈逃窜,后敌援军赶到铁血军向北撤退。此役击毙日军川田大尉十余人。

二月下旬,赵同、赵伟率铁血军一部沿凤岫边境南进,行至大营子遭伪军袭击,铁血军迎战中向东转移,三月十二日晚在蝲蛄沟召开各部代表会议,又被日伪军包围,铁血军奋力突围,战斗中,赵伟等二十余名将士阵亡。

一九三六年四月,敌人连番“讨伐”,形势急转直下,铁血军总司令赵同入关出走,白君实毅然挑起了统帅全军的重担,被公推为铁血军总司令兼第三路军指挥。他在环境最艰苦的时期将部队转移到深山密林之中,与敌人周旋。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