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一役重创日伪军,打死打伤日伪军50余名,缴获步枪300多支,轻机枪3挺,迫击炮两门和大批子弹。
这次战斗规模虽然不大,而且日本人不久之后便派出了大量援兵,邓铁梅被迫撤出了凤城,但其对于日本侵略者产生的震动却不小。凤城的日本守军,很久之后,晚上还是惊恐不安,睡不着觉。
尴尬的审判
邓铁梅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与日伪军进行大、小战斗达百余次,成为东北抗日武装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日本人对其恨之入骨,几次围剿都未能成功,后又采取笼络的策略,也被邓铁梅坚决拒绝。无奈之下,他们把魔抓伸向了邓铁梅的护卫沈廷辅。
1934年,邓铁梅由于常年征战,积劳成疾,来到凤城县小蔡沟张家堡子亲属家中养病。他身边带着4个护卫,其中之一就是沈廷辅。此人毕业于东北讲武堂,又曾是著名抗日将领唐聚五的部下,而且颇有些才能,因此深得邓铁梅赏识,做了教导队大队长。但是沈廷辅安享尊荣惯了,过不了山里东躲西藏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苦日子,于是投靠了日本人,出卖了邓铁梅。
被捕后的邓铁梅,大义凛然,毫无惧色
邓铁梅被捕了。日本人还煞有介事地为他办了一个审判庭,想以此制造舆论,打击东北抗日力量。
但是,他们想错了。在审判庭上,邓铁梅毫不畏惧,大义凛然,侃侃而谈,说得日本审判长哑口无言,连在场的汉奸都羞愧得无地自容。
法官无奈,只好将邓铁梅押入大牢。日军的企图没有得逞,就准备处死邓铁梅。临刑前,一名日军官手拿一折扇让他题词,他挥笔写道:“七尺之躯何足惜,四省失地几时收?”面对泣不成声的妻子,邓铁梅却谈笑自若:“不能成功也一定要成仁。现在,我就在往那条道路上走了。”
1934年9月28日夜,日军将邓铁梅悄悄杀害。时年,他仅43岁。
民族英雄邓铁梅
邓铁梅,1893年2月15日出生于本溪小市一个满族家庭。1931年冬,曾任凤城警察大队长和公安局长的邓铁梅,深感亡国之痛,于10月下旬成立了“东北民众自卫军”。一个多月后,队伍发展到2000余人,活动在丹东、凤城、岫岩、庄河一带。满族群众积极参加自卫军,仅骑兵第5旅旅部40人中,就有30人是满族。他们到处袭击日军,解救抗日爱国同胞,震慑敌胆,鼓舞了人们的斗志,吸引更多的抗日志士参加到自卫军中来。到1932年秋,东北民众自卫军已发展到1.5万余人,组成八个团,两个大刀队,其中半数以上是满族青年。
1931年12月26日夜,东北民众自卫军在邓铁梅的指挥下向凤城发起猛攻。12时,自卫军在凤城火车站打响第一枪,并将车站和城内的守敌分割包围。自卫军捣毁县衙、公安局,砸开监狱,将被日伪逮捕的爱国人士尽行放出。夜袭凤城是“九一八”事变以来,辽东三角地区人民群众对日军进行的第一次重大武装反抗,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经过这次战斗,东北民众自卫军军威大振,声誉传遍辽东。东北民众自卫军的不断胜利,引起了敌人的恐慌。敌人在对自卫军进行“讨伐”的同时,多次以高官厚禄为诱饵,妄图动摇邓铁梅的抗日意志,都被邓铁梅断然拒绝。
1934年5月,邓铁梅因病在老乡家休养时被敌人逮捕。他在狱中坚贞不屈。9月28日,民族英雄邓铁梅在奉天(今沈阳)被日军杀害。
邓铁梅自1931年10月创立东北民众自卫军到1934年9月遇害,在整整三年的时间里,他栉风沐雨,历尽艰辛,浴血奋战,重创敌人,声名卓著。邓铁梅牺牲的消息传出后,众多报刊纷纷发表文章,盛赞他为维护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建立的功绩,呕歌他为驱逐日本侵略者矢志不屈的英雄气概,称其:“大节泣鬼神,忠义薄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