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抗击日寇大血战 > 13、溥仪在伪满洲国当皇帝有多大的权力?(2)

13、溥仪在伪满洲国当皇帝有多大的权力?(2)

13、溥仪在伪满洲国当皇帝有多大的权力?(2)

刚当“皇帝”的时候,溥仪还想励精图治,做康雍乾那样的皇帝。他每天早起,到“勤政楼”里“勤政”,但溥仪没有实际权力,也没有多少事情可做。“国务**”郑孝胥背着溥仪跟日本人进行私下交易,溥仪很生气,打算换掉他,日本人不同意。但郑孝胥偶尔发了一次牢骚,说:“满洲国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就该让它自己走走,不该总是处处不放手。”这话传到日本人耳里,才被张景惠替代。

溥仪另一个亲信凌升,是清末蒙古都统贵福之子,原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部和蒙古宣抚使署顾问,又为伪满洲国成立前“旅顺请愿代表”之一,是伪满“建国元勋”。溥仪深信他的忠诚,还将四妹许配给他的儿子。1936年3月,伪满在“新京”召开“兴安各省**”会议,当时担任“兴安北省**”的凌升在会上发言说自己“在兴安省‘有职无权’,一切都是日本人做主”。结果便因言获罪,立遭逮捕,并被关东军扣上“反满抗日通苏”的罪名,于当年4月19日被处死。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强行让溥仪解除婚约,还直截了当地对他说:“用你们中国人的话说,这叫杀一儆百。”

虽贵为“皇帝”,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亲信被处死。更窝囊的是,还发生过溥仪因为迎接自己的亲爹要向日本人道歉这样的事情。

1934年7月,溥仪由“执政”成为伪满洲国皇帝后不久,父亲载沣等人来长春看他。溥仪派出“宫内府”护军,由佟济熙率领,到长春火车站列队欢迎。结果,第二天,关东军司令部派人以日本“大使馆”名义向溥仪提出抗议:“铁路两侧是‘满铁附属地’范围,除日军外,任何武装不准进入,要保证今后再不得发生同类事件。”溥仪只好派人向关东军司令部道歉并做了保证。

这件事也让载沣目睹了这位“皇帝”的真实处境,在长春期间,郑孝胥曾提出有一个“日满文化协会”总裁的位置空缺,想请载沣来担任,每个月车马费1万元,载沣当即严词拒绝。在长春住了一个多月,载沣处处感到日本人的压力,他拒绝了溥仪等人的一再挽留,回到天津去了。

伪满洲国虽然是在日本扶植下一个傀儡政权,但是在形式上看起来还像一个独立的国家。虽然受到日本的影响和控制,但在和日本的表面关系上,仍然是两个独立的国家,也有互派的大使馆和特命全权大使。

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在形式上也是一个独立国家的元首。溥仪在伪满洲国当皇帝(最初叫执政)的十几年里,曾经先后两次访问日本。在访问期间,日本天皇亲自到车站迎接溥仪。溥仪和天皇在形式上平起平坐,日本和天皇对待溥仪在礼节上也是非常周到的,天皇多次亲自迎送和宴请溥仪。溥仪在回国后,也称自己十分感动。

还有一点也要说明,伪满洲国还在世界上得到了23个国家的承认。这些国家中除了德意日轴心国及其盟友仆从国之外,还有一个——苏联,这些国家都有外交机构派驻伪满洲国首都新京(今长春)。溥仪还自己偿试搞了一点武装力量,也是企图摆脱日本的控制。在选皇后和妃子的过程中,溥仪始终没有让步,坚持不选日本血统的女子,日本也无可奈何。溥仪还在宫中培植了以自己的兄弟溥杰为首的嫡系势力。都在摆脱日本方面发挥了不小的做用。如果历史能够再延长一些,溥仪还应该会有一些动作。毕竟溥仪也算是有复国大志的人物,并不甘心一直受日本的控制。

有的人讲,溥仪在审问二战战犯时做证说,自己什么权力也没有,只是被人当猴耍。那是他有意夸张了,目的是把自己塑造成完全是傀儡的形象,这样不但能博取同情,还能减轻自己的罪责。所以,这话是不可信的证词。 按照历史惯例看,如果溥仪能够站住脚,他还是有一些想法的。比如,他就几次和日本较劲,登基时就想要黄袍加身,恢复满清帝制。几次祭天典礼,也都想要用清代古制。怎么说呢?谁也不想当傀儡吧?如果羽翼丰满,谁不想展翅高飞呢?

溥仪这个傀儡不是普通的傀儡,毕竟他还确确实实当过几天正儿八经的大清皇帝,所以他试图建立自己的势力,恢复满清也是很自然的。

加上日本人对他也很直接,不断以死亡威胁胁迫,故意假装误会,当他面打死的帮他办事的满人,这样的事情可不止几个,还给给溥杰娶了日本老婆,经常故意在他面前讨论把他杀掉,换溥杰当伪满洲皇帝算了之类的事。

在一些影视作品里,倒是有他跟一帮遗老遗少一本正经私下商议怎么摆脱日本人,说些不靠谱的自强自立的建议,以此展现这帮人有自己小算盘,不是真心投靠日本。实际上这种事全没有可能性,溥仪除了在自己的后宫,所有场合都会有日本顾问在场,不是暗中监视,就是明着监督,那些遗老遗少,但凡还算有点人望能力,又不跟日本人亲近的,全都被日本人监视居住,进宫了给点面子,说错话或者日本人故意觉得说错话,一出宫就有人上来大嘴巴抽,甚至送宪兵队也不是没可能的

大概是曾经身为清朝皇帝的原因吧,溥仪年轻的时候,一直坚定的认为自己就应该是皇帝。因此,当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三省,急需一个遮羞布时,溥仪半推半就的潜逃至东北,就任了日本建立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的执政(先为执政,后为皇帝)。

1932年3月9日,溥仪在日本人的扶持之下,在诸多满清遗老遗少、汉奸以及日本人的见证之下,在长春举行执政就职典礼。必须要说,刚就任“执政”时,姑且不说能力如何,溥仪是雄心勃勃的准备“做一番大事”的,也满腔热血的准备“恢复祖业”。

因此,溥仪将朝会宴飨大楼命名为“勤民楼”,将自己的办公场所叫做为“健行斋”,并每天很早起床,到健行斋听从他的“文武百官”向他起奏“国家大事”,颇有祖先雍正皇帝的勤政之风。

然而,当溥仪向他的“国务**”郑孝胥问起“国事”时,他的**回答是:总务厅长正在办。当问及总务厅长时,总务厅长的回答是:次长正在办。次长都是谁呢?这个满洲国所有次长全部都是日本人担任,而且还是真正掌握实权的。

无论是“国务**”还是“总务厅长”,他们对自己呈递的“敕裁书”和提案等,都没有任何更改的权利,甚至这些担任“**”和“部长”高官们,连看的权利都没有,直接就在日本人的催促之下签署盖章,交到了溥仪处,而溥仪也只能“裁可”,他依然没有任何更改和驳回的余地。上至溥仪下之汉奸官员们,完全沦为了日本人的橡皮图章。

所以,溥仪在军国大事上是没有丝毫真正的实权的,充其量就是在表面上,以及一些生活或者私人小事上还能有点自己的立场,来宣泄一下不满。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