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为避免**军88师在作战时出现不服从粤军系统的十九路军的指挥的情况,蒋介石特地致电88师师长俞济时,嘱咐其“贵部作战须绝对服从蒋总指挥(指蒋光鼐)命令,并与友军共同进退为要”。【16】
2月11日,何应钦派**军校炮兵一个排开赴南翔,归蒋光鼐指挥。同日,军政部派往上海的地雷队一个中队抵达十九路军总部。军政部并且拨工兵教导队的架桥爆破两个队及**军校野炮一个连来沪助战。【15】
2月14日,陈铭枢按蒋介石嘱托,致电蒋光鼐,称:“若和平无望,敌来犯时,予以一极大惩创,然后别作良图。现已准备加调八十七师孙元良部增援。总司令(指蒋介石)并电韩向方(韩复榘)、刘经扶(刘峙)、上官云相、梁冠英共选现役徒手兵三千,输送来补充代募五千新兵矣。”【17】随后,15日、17日、19日,蒋介石分别令十九路军接收自上官云相、梁冠英、刘峙等部挑选而来的增援上海的徒手兵2000人。【18】
2月15日,汪精卫致电已至全州的张发奎第四军(张在九一八事变后原计划北上支援黑省马占山),称:“兄部援黑,志在抗日。今日军近在淞沪,不如放弃援黑,径来淞沪,与十九路军共同作战,较为直截了当。”【19】
当时因连年战乱,又逢去岁1931年江淮大水灾,国民政府财政窘迫。早在1932年1月下旬时,国军各将领就纷纷致电,称“粮弹缺乏,已到断炊地步”。【20】但一二八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准备将九一八事变前在江西剿共的国军部队调浙转沪,又迁都洛阳,皆需款甚急。2月5日,**军嫡系88师师长俞济时就致电蒋介石,称给养断绝。2月11日,**军嫡系第18军军长陈诚也自江西吉安致电蒋介石,称部队已经欠饷近2个月,伙食无着。故2月16日蒋介石不得不致电财政部长宋子文,苦苦哀求经费:“日既在沪不肯撤兵,我方只有抵抗到底。……而江西与河南伙食必日紧一日,接济必完全断绝。请兄能在南昌运存一千万元,郑州运存二千万元之**钞票,则政府尚可活动,军队亦可维持,或能渡此难关,不致崩溃,此为中(正)最后之哀求,望兄设法助成之。”【21】
2月16日,为敦促第五军和十九路军加强团结并努力杀敌,蒋介石致电第88师师长俞济时并转第五军张治中军长:“今日兄等决定在淞沪原阵地抵抗到底,奋斗精神,至堪嘉慰,望兄等努力团结,为我党国争光。……希与十九路军蒋蔡两同志,共同一致团结奋斗,对于蒋总指挥(指蒋光鼐)命令,尤当切实服从,万不可稍有隔膜。吾人若不于此处表现民族革命精神,决意牺牲,更待何时?可将此意转告全体将士,努力保持本军之光荣历史为要。”【22】
2月18日,蒋介石再电张治中、俞济时,要求第五军与十九路军加强团结,切莫因争战功而闹不愉快:“抗日为民族存亡所关,绝非个人或某一部队之荣誉问题,我前方将士应彻底明了此义。故十九路军之荣誉,即为我国民革命军全体之荣誉,绝无彼此荣誉之分。此次第五军加入战线,固为敌人之所畏忌,且亦必为反动派(指反南京**政府者)之污蔑,苟能始终以十九路军名义抗战,更足以表现我国民革命军战斗力之强。生死且与共之,况于荣辱乎何有?望以此意切实晓谕第五军各将士,务与我十九路军团结奋斗,任何牺牲,均所不惜,以完成革命之使命为要。”【23】
同日(18日),日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向蔡廷锴发出最后通牒,该通牒的要求已经超过南京囯民政府所能容忍的限度。囯民政府外交部乃表示:“中国在沪驻军,为保卫中国土地计,迫不得已,亦惟有从事自卫,奋斗到底而已。”【24】蒋介石同意**驻蚌埠的4队飞机、留江西的2队飞机,全数连同广东方面支援上海的飞机飞沪参战。【18】
2月21日,蒋介石调第14军卫立煌部第10师(师长李默庵)、第83师(师长蒋伏生)星夜兼程入浙增援沪战,同时命陈诚第18军,如不得已,先击退红军对赣州的攻打后迅速增援上海。【25】
2月22日,蒋介石致河南省**刘峙,命令驻河南的第1师胡宗南部自当夜起秘密启程,“每夜只开一团至两团为止,到滁州与浦镇间各车站下车,徒步行军至江边过江”。24日,蒋介石再次命令第1师务必在27日前抵达浦镇。【26】
2月23日,蒋介石下令第9师(师长蒋鼎文)3月3日前星夜兼程集中至杭州,不得有误。【26】
2月25日,蒋介石令浙江省**鲁涤平在乍浦、镇海、温州等地加强防务,严密警戒。【27】同日,鉴于浏河一带河岸适宜日军登陆,蒋介石特地致电嘱咐十九路军,注意浏河方面防务,应准备3团兵力。(《蒋**秘录》第8册第167页)
2月26日,因前几日庙行大捷,蒋介石致电张治中、俞济时:“各师经费与给养品尚足用否?……自经二十二日庙行镇一役,我国我军声誉在国际上顿增十倍,连日各国舆论莫不称颂我军精勇无敌,而倭寇军誉则一落千丈也。望鼓励官兵奋斗努力,并为我代为奖慰也。”【27】
同日,下令驻浙赣边界的第36旅(旅长戴岳)调沪杭沿线东侧地区,以资戒备。【28】
2月27日,蒋介石下令第14军军长卫立煌所部第10师、第83师“尽数乘民船秘密东下至荻港以东、芜湖以西登岸候令”。【29】
2月29日,原驻蚌埠、一二八事变后调至南京镇江附近的第47师(师长上官云相)之第4团抵达昆山。3月1日,47师主力齐集昆山,并于当晚驰赴嘉定、太仓间增援。
3月2日,因日军于浏河登陆攻击我军侧背,十九路和第五军被迫撤退至第二防线,蒋介石致电指示蒋光鼐:“现军既移至南翔、嘉定、太仓一带,为便于长期抵抗起见,急应构筑预备阵地,以资准备。”
3月3日,第9师先头部队抵达常山;4日,第9师、第10师部队抵达杭州。
淞沪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任命陈铭枢担任京沪铁路方面防卫,为左翼军总指挥,蒋鼎文为右翼军总指挥。蒋鼎文率领第二军、第十四军自江西移师沪、杭,在川沙、枫泾、吴江构筑第一线阵地,并于嘉善、平湖、乍浦构筑第二线阵地,积极布防,策应十九路军抗战。【30】
3月6日,国民**政治会议推举蒋介石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18日兼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