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抗击日寇大血战 > 3、热河战役概况(3)

3、热河战役概况(3)

3、热河战役概况(3)

战役影响

政治影响

长城沿线【4】

日军侵占热河后,继续向长城沿线冷口、界岭口、喜峰口、罗文峪、古北口各口发动进攻。日本向南京政府发出最后通牒“难保战局不及于华北方面”。

1933年3月8日,**因东北全境沦陷,被迫引咎辞职,蒋介石任命何应钦为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之后长城沿线相继沦陷。【5】其中古北口战斗中,**军第二十五师一四五团一个远离主力的军事哨所的7位勇士在大部队撤防后,坚守阵地,独立作战,先后毙伤日军100余人,最后壮烈牺牲。日军佩其勇,把这7人掩埋起来,并题“支那七勇士之墓”

到1933年5月下旬,日军已侵占秦皇岛、**、抚宁、迁安、密云、蓟县、唐山等22县,进逼平津,对北平形成三面包围之势,迫使南京政府缔结城下之盟。5月22日,何应钦与驻北平日本大使馆代办回见。几经周折,中国代表熊斌与日本关东军代表冈村宁次在塘沽会谈。5月31日,中日签订了《塘沽协定》。

热河陷落后,东北各地义勇军失去了赖以回旋的大后方,断绝了一切武器、弹药和其他物资来源。《塘沽协定》签订后,蒋介石下令“侈言抗日者杀无赦”。接着,命令何应钦解散东北及冀东各地义勇军、救国军。1933年7月16日,何应钦正式通知救国会负责人应根据《塘沽协定》规定速予取消救国会。东北各地抗日活动走向低潮。

国歌素材

《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最初是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曲。这部电影正是以长城沿线风起云涌的抗日义勇军为背景的。许多资料记载,正是1933年爆发的热河抗战使聂耳亲历了抗日烽火,了解了抗日军民,获得了《义勇军进行曲》的重要创作素材。

著名的抗日爱国人士杜重远、原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二军团副军团长李纯华、原北平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军事部长王化一、原东北抗日义勇军骑兵旅迫击炮连连长刘凤梧等众多当年参加热河抗战的义士都在自己的文章或回忆中讲述了聂耳等人来到热河的四家子镇,被《义勇军誓词歌》感动的经过。著名导演张慧冲也在此行拍摄的纪录片《热河血泪史》再现了1933年发生在四家子镇的真实情景。

通过他们的叙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当年事情的原委。1933年2月的一天,天降大雪。北平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军事部长王化一、政治部长杜重远,率音乐家聂耳、著名电影导演张慧冲等40余人携带枪支弹药、服装、慰问品和摄影器材,赶往建平县的朱碌科镇。准备在朱碌科慰问抗日将士并进行**。谁知到达朱碌科后情况突变,驻这里的义勇军团长生病,副团长赌气辞职。无奈,第二天车辆只能继续行驶来到了驻有义勇军第二军团骑兵一团的四家子镇。

刘凤梧的儿子刘生林根据父亲的回忆详细地描绘了当时的情形:**顺利进行,结束检阅后,刘凤梧指挥等候领取补给的义勇军战士唱歌。聂耳人带着慰问袋,来到队伍前。聂耳用云南话问道:“你用东北话唱的歌词我听不懂。你们唱的是啥子歌?”刘凤梧也听错了:“我们唱的不是傻子歌,是《义勇军誓词歌》”。他从兜里拿出一张《义勇军誓词歌》传单,递给聂耳:起来!起来!不愿当亡国奴的人!……用我们身体筑起长城。前进啊!前进!前进!豁出命来向前冲!前进啊!前进!向前进!杀!杀!杀!诸多研究者著文论述,这次热河四家子**时得到的《义勇军誓词歌》正是后来《义勇军进行曲》的雏形,成为田汉、聂耳创作国歌《义勇军进行曲》重要的核心素材。

战役评价

热河省是旧奉系军阀之地,东北事发之前虽**已宣布东北易帜,服从中华民国**政府管理,但实际上奉吉黑热四省主政之人仍为张作霖旧部,此时的热河省**汤玉麟便是张作霖的拜把子兄弟。东北事发前东北地区主帅**将东北军主力开进关内,参与中原军阀纷争,使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轻易沦陷,东北此时只剩热河没有沦陷,汤玉麟此时是热河省名副其实的“热河王”。汤氏主政热河八年,以其子汤佐辅之言是从。卖官种烟、苛捐杂税,甚至摧残教育、破坏司法,以致于民怨沸腾。其军队四师,号称三万,实则二万,欠饷10月。东北军主帅**虽派东北军重要人物张作相前往热河前线领导东北军作战,但其主力并没有开往热河支援留守的东北军,所以除去留守热河的东北军以外,只有**政府调去的西北军孙殿英部,吉林义勇军的冯占海部,黑龙江抗日义勇军这几支力量薄弱的援军参与了战斗。加上中军军事失败,都是败战原因【1】。

参战部队

1933年2月12日,**以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职务,组成榆关热河战斗序列

第一集团军

总司令**:下辖:

第一军团总指挥于学忠

第40军庞炳勋

第50军于学忠(东北军)

第二军团总指挥商震

第32军商震

第57军何柱国(东北军)

第三军团总指挥宋哲元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