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抗击日寇大血战 > 7、张学良部署迎战(1)

7、张学良部署迎战(1)

武藤信义听到板垣征四郎的话以后,觉得很有道理,听从了他的建议。马上就将关东军分为三路向热河扑来。左路军:以服部兵茨郎少将为指挥官,率领本部第八混成旅团,配属炮兵、工兵,飞行队,并以海军舰队辅之,由绥中进击凌源,向热河南部发起攻击并占领之;中路军:以第八师团师团长西义一中将为指挥官,统领本部第八师团,并附以混成第十六旅团,步兵第三旅团,满洲国军于芷山部之骑兵旅,由中路进攻承德,夺占热河南部并分兵进逼长城线;右路军:以第六师团,师团长坂本政右卫门中将为指挥官,率领本部第六师团并辅以混成第四旅团,满洲国军张海鹏部之一部,在通辽集结,准备经赤峰,林西,多伦攻占热河北部。武藤信义这个老鬼子确实是下了老本,一下子派出了两个常设师团,向热河进攻。

一九三三年二月二十一日,武藤信义得意洋洋,他先是让飞机轰炸,然后再以重炮攻击中国守备部队,而当时中国守军的防空能力和重炮比起日军来相差甚远,经日军几次攻击后,守军的工事已经被摧毁得支离破碎,再加上日军的坦克冲阵,飞机轰炸,中国守军的伤亡越来越大。

此时全国各地的工人、学生、农民和广大民众非常痛愤日军的得寸进尺,纷纷向国民党南京政府请愿,要求政府派军队抵抗日军。

面对如此复杂的热河抗战形势,**没有想到,南京政府没有想到,蒋介石更没有想到。他们一直以为,日本国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关东军兵力严重不足,近期内不可能向热河和华北发动新的进攻。在鬼子真的来了的严重形势下,蒋介石南京政府不得不被迫装出抗战的样子,从表面上做一些抗战的准备。

为进一步落实“确保冀热并巩固平津”的作战方略,南京国民政府于一九三三年三月中旬。向北平派出**谋部次长兼陆军大学校长杨杰、陆军大学教官贾兰田等几个人到达北平,协助北平军分会代委员长**拟定对日防御作战计划。

热河省汤玉麟为大势所迫,也不得从表面上做了一些抗日准备:

(一)在承德市区布置高射防空

一九三二年夏季,日军不断派遣飞机,侵入热河上空低飞侦察,机中的人物历历在望。日机虽不常轰炸,但动辄用机枪扫射,人畜每遭伤害;热河驻军即未配置空军,也无高射部队,毫无空防之可言;惟有听其任意窜扰,莫可奈何。幕僚中有人想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有将重机枪改装高足架,用以射击飞机的事例;又经检读兵器学教程中,也指出重机枪可以改装高射,仅另制一高足架,用时换装,效力尚好。经令军械修配厂仿制试射可行,于是一方面赶制高足架备用,一方面派参谋唐精武等人,在宫内“四面云山”、市郊“北山”、“酒仙庙后山”等高地,选定适宜地区,分配部队,赶即构筑坚固掩体,配置重机枪,编成对空射击网,实行对空监视警戒。此一措施的主要目的,还是在表现备战的积极行动,造成更浓厚的抗敌气氛,用以提高军民的情绪,巩固汤的战志,至其高射的效果,尚属次要。

(二)大量购发新式武器

在备战抗敌的大前提下,首先由第三十六师少将参谋长索景斌等,在天津德商手中很快地买进一大批德造捷克式自动步枪、轻机枪、步机枪、手枪等,当即发给各步兵旅与第三十六师的直属部队及省府特务队,收回原用的三八式枪。因所余数枪支不够分配给骑兵,暂且存库,另将库存及收回较新的三八式枪,换发给骑兵各旅。因购进新武器需用巨款,曾拖欠部队两三个月薪饷,而经手者却大揩油水。

(三)派遣义勇军将领收容东北军旧部

派遣曾任义勇军营长的耿继周、李佩声等回东北收容东北军旧部,编练民众,组织义勇军打游击,必要时驻守热边。经汤允许,介绍于抗敌后援会,加以资遣。后耿、周各有数千人,曾在辽、热边境,给日军以相当打击。

(四)组织编练蒙古骑兵

经幕僚建议,派世袭蒙古镇国公、东北讲武堂毕业、汤部副官乌臻泰为驻军骑兵教导总队总队长,令先在其家乡平泉及赤峰一带,编练蒙古骑兵,并不约束其编制及驻地(一团乃至一旅数旅均可)。撤退热、察边境时,已编成两团追至沽源,编为第五十五军独立骑兵旅。汤、孙混战时,失去联络,后闻成为蒙伪军的一部。

(五)分组训练各县的保卫团

热河地方自卫武力,每县有一保卫团,省设团防总局总办以为督率。后该局撤销,经费业务并紧训练监部,但并为整饬。至此始着手组训,划两三县为一督练区,设督练处,由少将督练长(外间称司令)及必要的幕僚组成,负责督练。各县保卫团长,原则上系县长兼任,另派军官为副团长负实则。原意一个督练区可编一个旅长,但战理开始,都未能参加抗敌。

(六)组织拟定热河地区防守计划

系由参谋崔广森(当时作战科长)主搞,经与参谋本部参谋黎明,及军分会幕僚杨正治(后为万福麟军团参谋长),王东升等研讨制定,大概是:(1)以正规军为主,义勇军为辅,妥予配合协力,固守热河,尤须确保承德。(2)以鲁北、开鲁、绥东、阜新、朝阳寺为前进警戒阵地线,以开鲁、朝阳寺为主要警戒据点。(3)以乌丹城、赤峰、建平、朝阳为主阵地线,极力构成纵深阵地带。(4)作战部队应各自适应情况,分别采取牵制、阻截、袭击、破坏、包抄等战法,消耗敌兵力,毁损敌战力,然后捕捉战机,予以各个击破,或竭其全力一举包围而歼灭之。听说这一计划草案,经军分会幕僚携回,又加以研究补充修正,原则上无大出入,即为尔后华北对日作战军第二方面军作战指导方案订定的参考准据。

(七)构筑野战工事

约在一九三二年初冬,热河守军就开始在朝阳、凌源、平泉一线构筑野战工事,由参谋邱钟岳,负责计划并全权指导。当即率同参谋唐精武、张惠民、王鸿儒、炮兵团附廖汝承等,前往赤峰附近现地督导。工事构筑计划,早由邱预先拟好,因形势紧迫,急于施工,来不及召集有关人员详细研究,仅告以担负由赤峰以南至建平以北这一段野战阵地工事构筑的督导任务,并有地方政府征集民众,从事工作。最初,赤峰附近一小段工事,是具体督导,以为示范,不久即分段负责。他指示的原则是赶筑据点工事,然后再逐步补充加强。但因天寒地冻,工程进行很慢。又自一九三三年初起,人员都先后调回,最后只留邱钟岳一人,初步工程大体完成。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