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军进攻山海关前后
在山海关战役前,东京军部及关东军早已制订了占领热河省的计划与方案,而尚未作出攻占河北省滦(河)东地区的部署。但是,关东军与天津驻屯军在日本政府及军部侵略中国的既定方针下,已迫不及待地要攻取山海关了。
天津驻屯军山海关守备队长落合正次郎预谋抢在关东军之前拿下山海关,以既成事实获得天皇与军部的褒奖。据临永警备司令何柱国回忆:从1932年11月底开始,落合就以取缔义勇军和确保“满洲国”安全为借口,要求他创立一个包括滦东与热河的独立自治的绥冲区。落合表示:日本可以相信何柱国,由日方提供足够的军饷与武器,帮助何柱国“拿下热河”,仍悬青天白日旗,以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为名,“实行独立自治”,并说,这是第一步,将来可以帮助何柱国“进取平津”。否则,日军即以武力占领长城各口,入关攻取平津②。12月8日,关东军铁甲车炮击山海关事件发生后,由于山海关本归落合防地,受华北驻屯军指挥,当时“该铁甲车未得落合之同意,遽欲挑战,落合颇不赞成,遂出面调和”,致使关东军的“挑战目的未能实现”③。这次饱击事件结束不久,落合又单独约见何柱国,要求何柱国立即在滦东和热河地区成立独立自治区”,企图不战而取山海关,并威胁说:“如果这一方案不成,日本只能采取直接行动,届时不但占领长城各口,如有必要,即使进取平津也无所顾惜。”
关东军更是蠢蠢欲动,在山海关前沿及热辽边境集结重兵,其第8师团第4旅团集结于锦州、兴城、绥中铁路一线,另有1个师团部署在锦州、义县地区,约1个旅团在彰武、新立屯间,1个师团及1个骑兵旅团在通辽附近,企图先机占领山海关。12月29日,何柱国接到前方紧急报告:“谓日方表示,鉴于东北军数个旅之开入热河,足征华北当局仍无采取和平解决之诚意,关东军极为愤慨,绥冲案之进行为时已晚。”这表明,日军策动所谓“自治”未果,遂决定发动山海关战争,以作为“图热之张本”,企图占领与扼住山海关,以少数兵力掩护其进攻热河大军的侧背安全,防止东北军出关攻辽西威胁其后方,同时以佯攻滦东以威胁平津,牵制中国军队增援热河。
何柱国判断,日军已到途穷匕现的地步,遂赶往北平向**报告。于最后时刻,**召开秘密军事会议,在其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名义范围内,作出了军事部署:由商震第32军开赴滦河(后转冷口)支援何柱国部,由宋哲元部29军开赴喜峰口,王以哲部开赴古北口(后改换徐廷部的**军),万福麟、缪澂流部推进到何柱国的右翼界岭口以北地区。此前,何柱国已决定了一个滦榆地区防御计划,他认为,山海关的前面有五眼城一线地形高于山海关,山海关的背后有秦皇岛之敌,随时可能被敌切断后路,山海关只能作警戒阵地,不能做主要阵地;而**至界岭口东侧大山一线,可以控制秦皇岛、山海关、九门口三个方面,多平坡地,死角少,是滦河以东地区最理想的易守难攻的一条线,只要抓住了这个牛鼻子,就可以牵动整个华北平原。因此,他把主力配备在**至界岭口东侧大山一线,准备同敌展开决战,而在山海关及秦皇岛配置了两个团兵力,准备阻击敌人。
1933年1月1日,日军陆海空进攻山海关。上午,日军驻山海关宪兵守备队将城内日侨迁往南海日兵营,绥中日军向山海关进发。下午,日军在南门外鸣枪、爆炸手榴弹,并向南门外中国步哨兵射击,迫使其退入城内,反诬中国军队挑衅,提出警告。自此山海关大战开始。是日夜,关东军第5联队1个中队开抵南关外,由绥中出动日军车队亦达车站附近待命。临永警备司令何柱国闻讯星夜由北平赶回山海关前线。
当时,日军攻击山海关的兵力,除驻山海关部队及伪警外,由绥中增援的步兵约3000余人,并附野炮、重炮40余门,装甲车3列,坦克20余辆,另有空军飞机8架、海军军舰2艘。临永警备司令部在山海关城内的兵力主要是第626团两个营,以第1营守南门,第3营守东门,其余少数兵力由团长率领在西门应援。另有,第2营在孟家店及角山寺等地策应守城部队,在石河县有守军2257人。
自1月1日晚10时50分起,日军屡次向山海关进攻,被中国守军击退。2日凌晨2时,日军向临永警备司令部提出:(1)撤退南关中国驻军;(2)撤退南关中国警察及保安队;(3)撤退城上中国守军;(4)南关归日方警戒。并限中方即时答复,否则武力夺取。临永警备司令部应允:南关暂由日方警戒,南关中方稽查兵暂撤回城内,俟天明查清情况后再交涉解决。日军更提出:开放南门,门内及城上均归日军警戒。遭到中方拒绝后,日军蛮横地将南关公安分局局长扣留,并缴去警察枪械。上午10时,日军对山海关发起攻击,炮兵向山海关城猛烈轰击,步兵爬城进攻。中国守军第9旅626团官兵奋起抵抗,以石头、手榴弹还击,击毙日军中尉儿玉等多人。同时,日军3000余人从石河铁桥、南关、二里店、五眼城、吴家岭一线大举进攻。何柱国遂下令还击。日军发起攻击后,日本驻北平使馆代办中山、天津驻屯军司令官中村孝太郎于2日先后致电**,提出“警告”,声称山海关战事系由中国进攻热河、宣言抗日所致。2日傍晚,关东军第8师团长西义一下令第4旅团长铃木:“应一并指挥随着事件发生而准备出动中的各部队及由步兵第16旅团增派的部队,与山海关守备队协力夺取该地。”当日夜,铃木少将指挥各部队从驻地出发,次日晨到达山海关车站,并作好攻击的准备。
2日晚10时,临永警备司令部由山海关移至秦皇岛附近西富店,何柱国主持召开作战会议,根据北平军分会的作战企图讨论滦东作战计划,决定以固守山海关为中心,分兵把守,迟滞敌人西侵,争取时间以掩护华北军的战略展开,并作出了具体部署,实际上改变了何柱国此前所预谋在**至界岭口一线与敌决战的方针。
3日上午10时,日军第8师团铃木旅团等部队向山海关发动更加猛烈的进攻。日军飞行第10大队1中队全力在山海关上空飞行轰炸,日海军驱逐舰两艘在海面上向山海关城内猛烈轰击。南门及东南城角被炮火破坏,守城第9旅626团官兵奋勇还击,敌未能得逞。正午,敌再次攻城,以战车掩护步兵冲击,战况惨烈,守军浴血搏斗,工事尽毁,伤亡惨重,敌突入南门及东南城角。守军遂以预备队由西门向南门增援反击,以第1连自东门向东南城角逆袭,激战至13时,完全恢复阵地。14时,敌向山海关城总攻击,南门及东南城角被敌坦克及步兵突破,守军626团第1营官兵屡堵屡破,自营长安德馨以下伤亡殆尽。北门及东北门陷入无险可守之境,城外二里店、馒首山之敌攻陷东北城,626团余部与敌展开巷战。西关遭敌攻击,626团第2营转到南孟店、王庄之线与敌对抗。至此,山海关全城失陷
山海关战斗,中国守军东北军第9旅626团两个营伤亡逾半,1营营长安德馨及2连连长刘窦宸、3连连长关景良、4连连长王宏元、5连连长谢镇藩等以下,尽皆战死,团长王世安率领预备队与敌坦克搏死巷战,最后率几十人由西水门退出。城内商号被毁500余户,居民伤亡1000余人。据日方资料,日军死亡官兵80余人,伤2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