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东陵盗贼孙殿英另一面:赤峰保卫战的风光人物
人们一说起孙殿英,第一个想起就是东陵盗贼的称号,这名号可谓是响彻大江南北,无人不知了。可谁曾想过,这么一个大盗,在抗战期间却有着卓越表现,尤其是热河抗战中,在赤峰与日寇血战七天七夜,可谓是打的可歌可泣。
九一八事变,日寇兵不血刃占领东北大片土地,热河成了抗战前线,**为了洗刷不抵抗将军的称号,决定在东北与日寇打一场大会战,可是一番调兵谴将,排兵布阵,在日寇进攻下可谓是节节败退,热河省**汤玉麟竟然用军用卡车装自己的私产和鸦片,日寇128个就占了承德,让国人大点眼睛。
1933年3月,日寇逼近赤峰,一路飞机重炮轰炸,孙殿英部117旅第三团在红庙子炮手营子与鬼子展开激战,白天日寇轰炸,夜晚与日寇展开搏杀,杀了数百日寇,处于胶着,见赤峰打不下来,日寇又派骑兵源源不断的前来,孙军各部退回赤峰市内,整编准备与日军决一死战。
面对日寇进攻,孙殿英亲自督战,日寇调整部署,将房舍炸开冲入头道街,此刻,孙殿英决定与日寇共存亡。
面对日寇的炮火,县长派赤峰农会会长宋子安恳求孙殿英撤军,孙殿英洒泪率军向西屯突围。
日寇进入赤峰,孙殿英部在赤峰退却之后,在二道河子一线构筑工事与日军继续激战,直到3月8日下午防线被日军突破,中国守军向围场转移。3月9日,赤峰的最后一座重镇乌丹被日军占领,赤峰全境陷落,赤峰保卫战宣告结束。
观孙殿英一生,出生市井小混混,在军阀混战中倒戈相随,盗了清东陵的慈禧墓与乾隆墓,抗战后期,又投降日伪,解放战争被俘,死于抽大烟得的痢疾喉,但赤峰保卫战不得不说是可歌可泣的一幕。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MjAuNR
6、热河之战“虎将”的汤玉麟逃跑,土匪出身的手下却与日军血战7天
1933年3月,日本关东军从三路开始向热河发起进攻,此时坐镇热河的最高军事长官是原奉系军阀将领汤玉麟,不过由于其手下的军官多为绿林行伍出身,对家国意识并没有太深的概念,所以日军并没有费多大力气便打到了热河省会承德,此时的汤玉麟选择放弃抵抗携带家眷逃往北平,被留下守城的这名将领则与日军在承德进行了7昼夜的血战,他就是:孙殿英。
孙殿英此人一生充满争议,,此前作为老牌军阀他先是投靠冯玉祥,期间捣毁清东陵走私国宝,被称为“窃国大盗”,可以说在热河战役中与日军血战7昼夜的经历是他唯一的亮点。在东北奉系军阀的老班底中,能有坚决抗日意识的并不是很多,虽然张作相组织了多次对日军的抵抗,但是由于此时的东北军精锐都在**手里,所以驻防朝阳、赤峰等地的部队战斗力十分脆弱。
在日军发起全面进攻后,分散于一线的东北军纷纷临阵脱逃,只有孙殿英率领41军官兵驰援赤峰等地,面对日军1个师团的进攻,41军107旅官兵勇猛奋战誓死不退,日军见攻势受挫便开始猛攻天山、林西,由于这两处阵地的东北军再一次放弃阵地向后撤退,孙殿英所部此时死守赤峰已经失去了战略意义,所以在3月8日被迫放弃了赤峰。
当汤玉麟得知赤峰失守后内心极度惶恐,而北平城内此时要求严办汤玉麟的声音也越发高涨,所以汤玉麟最终没有敢踏进北平城,只好逃往丰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本来就不属于东北军嫡系的孙殿英部在赤峰失守后却并没有丧失抵抗意志,而是继续在二道河子一带构筑阵地与日军继续激战,极大的迟滞了日军的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