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抗击日寇大血战 > 8、青石梁,小鬼子真的遇上了不怕死的(1)

8、青石梁,小鬼子真的遇上了不怕死的(1)

军分会考虑到王以哲的实际困难,遂下令第五十三军第一一二师调归第六十七军建制。

对于军分会的安排,王以哲还是有些看法。因为第一一二师那些抽大烟的少爷兵,只怕派不上用场。

第一一二师的前身为东北军第十二旅,在东北军中这个师的地位有些不太一般,该师的师长张廷枢时年三十岁,是东北军元老张作相的次子,二十八岁就任中将旅长,跟少帅少帅交情匪浅,因此该师在军中格外受宠,装备待遇都相当不错,吸引了很多人到此谋职,以致很多军官宁可到此候补也不愿去别的部队服役,该师军官大半都是军校科班出身,就连军需、军医都是专门学校毕业的,例如六三五团的团长白毓麟就是东北讲武堂第一期的,而师长张廷枢、参谋长刘墨林、六三四团的团长贺奎等人更是留学日本军校的毕业生。该部一些老部队有善战的传统,但自改编成十二旅后却很少上战场,**倒是经常参加,所以实战经验缺乏,甚至被同僚戏称“少爷旅”。该旅“九一八事变”后驻守在北平南苑一带。此次热河开战,张作相受命督战热河,第一一二师本来是准备作为张作相的卫队经古北口进军承德的,不料刚进至密云,承德就迅速失陷了。

第一一二师四个整编团共有七千名官兵,装备一流,还有一个山炮连以及自动步枪连,就实力来说在东北军各师中当首屈一指。全体官兵非常渴望打回老家,士气很高,很有战斗力。

北平军分会的部署是,在古北口以北方向进行大纵深梯次防御,逐步迟滞日军进攻,防止一线防御被日军一击即破。具体的说,核心防线包括:

古北口外青石梁;

古北口正关;

古北口南五公里的南天门。

当务之急是在古北口外青石梁建立前进阵地,掩护古北口正关的主阵地。根据第六十七军第一零七师和第一一二师的态势,军分会命令:第一零七师在古北口外的青石梁、曹家路口、巴克什营构筑工事,掩护后续部队集结。

第一一二师守卫古北口正关主阵地,与**军二十五师联手作战。

进攻古北口的日军就是占领承德的第八师团,也是日军这次热河、长城作战的主力。该师团成立于甲午战争结束以后,兵员主要来自日本东北弘前地方,实战较少,在日俄战争中也较晚投入战场。

第八师团的战斗力在日本陆军中算不上一流,而且这次热河作战前进过快,队伍拉的很长,先头部队与后尾部队相差数百里之遥,最前面的部队只有第十六旅团第十七联队的一个步兵大队。第一零七师根据军部下达的任务,迅速前出青石梁一带布防。

青石梁,在河北省滦平县境内,距古北口三十公里,距承德六十公里,是一道南北方向的山岭,山岭的西面是一道弯弯曲曲、盘绕向上可以走车的大道。在几处沟沟岔岔的山路上还铺着大河光石,以免被山沟洪水冲坏。整个山岭都光秃秃的,树木极少,土层极薄,山石极硬。当时的青石梁还冰天雪地,春寒抖峭。士兵们用十字镐掘开冰土和岩石,昼夜不停地构筑工事。附近的老百姓听说第一〇七师官兵要在这里截击日军,争先恐后送来许多家里盖房用的木料和一百多颗大杨树,建成了很多比较坚固的掩体和环形工事。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