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第二十六军退守九松山
第二十六军原驻陕西安康,名义上也是一支**军,但此**非彼**,跟第十七军完全是两个概念,属于**军中的杂牌部队。这只要看看军长萧之楚的履历就知道了。萧之楚曾经是方振武的手下,担任旅长。如果追根溯源,方振武也是从老西北军里跑出来的,跟杨虎城他们差不多是一个时候成为的**“杂牌军”。后来方振武计划起兵反蒋,但事泄没成功,反被蒋介石发现关了起来。方的一帮亲信被抓的抓,关的关,逐的逐,师长以上几乎没有能逃过此劫的,唯独这位兄弟是个例外,应该说,除了额头比较高外,见风辨色的本事也的确可见一斑。此前,萧之楚已由旅长升任师长(第四十四师师长)。这次是何应钦看到前线实在缺人,第四十四师又离得相对较近,才急急忙忙地把他拉了过来。为了尽可能把气球吹得大一点,起到吓人的作用(当然也不排除有提高萧之楚积极性的用意),身兼军政部长的何应钦这回灵机一动,破例弄了一个第二十六军的番号给萧之楚套了上去。萧之楚这也叫因缘际会,其实手下的人马还是那么多,不过师长变军长了。设若没有长城抗战,凭他那个杂牌背景,要想这么快就升职还着实不易哩。升任军长的萧之楚果然干劲十足,接到北平军分会的命令后,立刻风风火火地赶到墙子路,并亲率主力在第一时间向兴隆逼近。进入长城作战以来,日军指挥官在思想意识上都已形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日军总是攻的,中国军队总是守的。岛村也一样。即使是在被砍怕了的罗文峪战役上,他也是主动进攻的一方,所以并没有在防守上做太多的准备。他根据兴隆城后多山环绕的特点,分兵两处,一处住在城里,一处驻扎在山上。应该说,这是一个符合军事常识的布局,有利于发现敌情时相互协调和策应。但问题是,由于他事前没有料到对手会主动进攻,战斗一打响,这却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败着。在兵力配备上,岛村只有一个大队(约合中国一个团)和相当于二到三个团的满蒙伪军,萧之楚则有三个旅(二个主力旅加一个独立旅)计六个团的人马。更重要的是,前者在罗文峪新败,于士气和战斗力上都不及川原侃旅团的同规格大队,而第二十六军初次上阵,又刚刚破格师晋升为军,从军官到士兵都斗志昂扬,颇思有所建树。几个数据一对比,岛村自然要落于下风了。就在川原侃跟个鬼一样地在刘戡师的防守前沿**的时候,萧之楚已经一声令下,乘夜向兴隆发起了进攻。在探知岛村大队的驻防情况后,他首先派出两路兵马,一路困住山上的日军,一路从后山突进城里。第二十六军是从西北军脱胎而来的,自然打仗都带着“西北风”。除了喜欢摸黑偷袭外,他们平时没事也爱拿把刀挥来舞去。进城的部队就是这么操着大刀,在后山剁了鬼子二十多颗脑袋,然后悄无声息地从缺口处冲进了兴隆街。战斗打到黄昏,包括岛村本人在内,县署的正规日军仅余三四百人,山上更惨,还剩七八十个,只能龟缩在炮楼里负隅顽抗。第二十六军也伤亡颇重,第一个投入进攻的二六三团几乎全团尽没,基本失去作战能力,其它几个首轮参战的主力团也疲惫不堪。但萧之楚好就好在,他人多势众,这个团不行了,还可以派别的团。到四月二十八日,即川原侃在南天门发动大夜袭得手的那天,萧之楚又换上了两支生力军:二六二团和二六一团,让他们不停歇地对县署进行攻击。这一天,川原侃春风得意,困在院子里的岛村却度日如年。如果不是靠日机给他投下子弹,简直就要弹尽粮绝了。但也正因为有日机送子弹,三四百日军又很能撑得一时——第二十六军没有强力重炮,只能消耗对方弹药,等日军衰竭时再进行强攻。正当围而不下之时,日军救援部队赶到,不啻又救了岛村一命。事实上,西羲义一在收到岛村大队被围困的情报当天,就一面致电岛村大队,要求他们固守待援,一面紧急调兵进行援救。这时候的西羲义一实际上手里是没多少余量的,否则的话,他还不早就派大部队进攻密云了。可是救人如救火,再没人,你也得凑啊。西羲义一红着眼睛,熬到晚上,总算从不同地方凑了三支部队。这三支部队加起来也有三、四千人,可是因为情况紧急,都是西羲义一找到一个,就马上拖过来,单个看,人很少,到达的时间又有先后,所以一开始对救急起不到什么作用。第一个气喘吁吁跑过来的竟然只有一个中队,而且说起来很可怜,还是从川原侃旅团的指头缝里硬抠出来的。他们在鹰手营子大道上就遇到了挡道的——第二十六军独立第四旅。一个连打一个旅,你就是再牛,人也忒少了点,结果日军伤亡惨重,只好返回。不过他们并不甘心就此撤回承德,路上又折了回来,且分兵两路,一路继续在正面上晃来晃去,另一路绕道往兴隆赶。本来才一个中队,又一拆两半,对于解兴隆之围当然等同于杯水车薪。岛村没等到什么强有力的援兵,但由于有日机空投粮弹,他那几百人还很能守。要想一两天就把县署拿下,萧之楚也没这个本事。兴隆县署短时间拿不下来,而如果把第二十六军主力一直放在兴隆的话,其西侧的墙子路及密云道路就难以保障,一旦日军以援兴隆为虚,以攻密云为实,直接占领密云,则南天门的第十七军和兴隆的第二十六军都将处于危险之中。基于这个考虑,何应钦作出调整,让萧之楚把主力撤往墙子路坚守,只留出一部分兵力继续对兴隆县署内的日军进行围攻。实际上,这时候“驱兴隆之敌,保南天门侧背安全”的既定战略目标已经达成,要不要把县署残余的那百来个日军消灭已不是很关键的事。因此,兴隆之战应该说是打得很漂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