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长城沿线之争夺战
日军占领了赤峰、承德等地后,除留坂本政右卫门的第6师团、茂不谦之助的骑兵第4旅团防守赤峰地区外,西义一的第8师团从古北口地区、服部兵次郎的混成第14旅团从喜峰口、冷口、中村馨的混成第33旅团从界岭口、义院口发动连续进攻。其混成第14旅团一部突进了冷口并占领了建昌营。
日军到达长城一线后,华北的形势立即起了变化。此时位于南昌“剿匪”总司令部的蒋介石。亦感问题严重,遂于3月6日从南昌飞抵武汉,随之乘车北上。3月9日在保定与**研究如何处理当时国内的民众抗日运动与对南京政府的指责和制止日军向华北进攻等同题。为缓和民众的不满,会后于2月12日宣布,**将军去职由何应钦接替其职务,与此同时决定向长城地区增调了部队,计有:原在陕西潼关阻止陕南红军活动的国民党军黄杰第2师;原在大别山以东地区与红4方面军作战的徐庭瑶第17军;原在江西与**红军作战的关麟征第25师;原在绥远的傅作义第7军团之59军、61军、骑兵第1军。
之后,即明令免去汤玉麟的第2军团总指挥兼热河省**的职务,并查办其不战而放弃承德的责任。而绿林出身。一贯拥兵自重的汤玉麟,既不服从命今也不离开其部队。在抗命期间,何应钦对其亦毫无办法,最后,只好要求其戴罪立功。汤玉麟最后竟与张海鹏勾结而叛变投敌并占领了沽源地区。
何应钦预计敌将越过长城各口进攻华北,因而以长城内外为第1道防线;利用各主要关口和滦何、燕山,构成纵深防御阵地,并以持久的作战方针消耗故人。其防守部署为:
(一)第2军团之第57军,防守秦皇岛及其以北的石门寨,并向义院口方向警戒。
(二)第4军团之第116师,防守义院口、界岭口长城内外一线。
(三)第32军派有力一部消灭冷口附近之敌,并加强在该地区之防守。
(四)第3军团之第29军防守从铁门关、喜峰口向西直至马兰关。
其37师防守喜峰口,38师防守罗文峪。马兰关一带,132师位于马兰关、大安口、鲇鱼口地区。
(五)第67军确保古北口及其以北的青山梁一带阵地。
(六)第17军之第2师进驻通县。
(七)骑兵第2旅进驻昌平县之沙河镇。
(八)第7军团之59军,担任张家口、张北、宝昌地区之守备;第61军担任赤城、独石口、沽源一带的防守;骑兵第1军守备多伦,一部前推,对锥子山方向警戒。
限据以上部署,32军军长商震令所属之139师由滦县出发,向北进攻建昌营收复冷口。该师以快速动作经约45公里的急行军,到达建昌附近后即作攻击准备。位于建昌营、冷口地区之敌服部兵次郎的混成第14旅团鲶江等的两个步兵大队约2500人。经139师的猛烈攻击,首先使建昌营附近之敌遭受了很大的伤亡,以后逐渐支持不住而退至新房子,3月6日建昌营被收复。139师继续从东、南、西3个方向围攻冷口,经连续激战,混成第14旅团又遭受到很大的伤亡。服部兵次郎以及该旅团的参谋矢崎助十少佐、福岛和吉郎中佐等人均认为从中国进攻部队的战术态势、火力组织、战斗队形、攻击精神、作战指挥等方面看,这是一支素质较高的军队,因而决定派出一个中队增援,以坚守冷口。139师在收复建昌营以后,士气更加高涨,对冷口又发动了猛烈的攻击,终于一举收复了冷口,并追击敌至关外的肖家营子。139师首战胜利给守卫长城的各部队以极大的鼓舞。
担任界岭口、义院口的万福麟第53军之116师,英勇顽强、奋力拼搏,终于阻止了敌混成第33旅团对这一地带的进攻。
宋哲元所属37师在喜峰口、铁门关,38师在罗文峪、马兰关的作战中,极为壮烈,有力的阻止了敌混成第14旅团另两个大队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