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抗击日寇大血战 > 17、古北口抗战时期的感人小故事

17、古北口抗战时期的感人小故事

11月23日,日寇第11军所属3个师团向常德城区全力进攻。日寇在围城战中,接连在东,南,西,北组织了多次大规模的进攻,都进展不大,陈尸遍野,后来,日寇通过侦察发现,守军过分依赖于外壕的阻碍作用,重视城门,局限于其附近的防守,而忽视离柴意新将军城较远地方的防卫设施,最终日寇选取了北门的东北角一线作为突破口。28日巷战开始,守城部队只有2440人,到11月30日,则不超过1800人,到12月2日,城内守军只剩下三,四百人。战至2日晚,仅剩文庙与**银行两个孤立据点,守军不满200,师长也端着机枪上阵,援军未到,已处于弹尽粮绝的最后时刻。12月3日1时,师长余程万紧急召开57师团以上军官会议,研究决定趁夜向沅水南岸突围,小部分向西北城郊转进。城内由169团少将团长柴意新率残部51人,牵制日寇,掩护伤兵,继续坚持巷战,迎接援军的到来。常德城于12月3日8时沦陷。

人民必胜!正义必胜!

提古北口长城抗战,不能不提潮关村惨案。1933年4月,因被中国军队偷袭而恼羞成怒的日寇两次**潮河之畔的古北口镇潮关村,全村80户、400多间房,有83人被杀、360间房被烧。这是日寇在北京地区制造的第一起惨案。

“母亲告诉我,日本兵冲进家里,用刀扎死了祖父母、哥哥,还火烧了房子。”潮关村83岁的刘庆生老人说,当时,日本兵见人就砍,见房就点,男女老少甚至牲畜都不放过,家家户户都有人被杀,只有一些上山逃避的村民幸存。

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反抗。密云党史办公室编写的《浴血古北口》一书这样记录:抗战期间,当地百姓运送伤员、送饭送水,用牲畜帮助军队运送物资;在县城设立粥棚、急救站为官兵服务。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密云人民前赴后继,先后3000多人参加中国**领导的抗日武装,7600多名抗日群众献出生命。

“全面抗战爆发后,北平虽被日寇占领,但中国**领导的抗日武装一直战斗在长城内外。1945年,日寇投降,苏联红军和冀东抗日根据地承兴密联合县政府在古北口接受了日军投降。”林振洪说。

人民必胜!正义必胜!

“1945年的一天,看到日寇控制的车站、长城上竖起了白旗,我知道我们胜利了!”刘庆生老人说。

“在武器落后、缺少保障的战争年代,古北口抗战是民族抗战精神的重要体现。”古北口镇党委**吴显生说。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经过多年努力,如今9000多人的古北口镇已经成为全国首批中国特色小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作为生态涵养区,旅游业已经成为这里的支柱产业。

古北口长城抗战纪念馆正在修缮,不久后将以崭新面貌再次开放……

距古北口约60公里外,京沈客运专线正紧锣密鼓地施工。未来几年开通后,包括古北口在内的北京密云,这块光荣的土地,将踏进高铁时代……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