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北口有“燕京门户”之称,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1933年3月5日,日军进攻古北口,平津等地各界纷纷电请国民政府对日宣战。蒋介石面对日军全面进攻的压力,制定“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方针,命令驻华北的东北军、西北军、晋绥军各部坚守长城各关口,同时派徐庭瑶率领**军第17军开赴古北口,支援前线抗战。
王以哲、关麟征率领的东北军第67军和徐庭瑶统帅的**军第17军与日本关东军自3月5日至5月19日,在古北口、南天门、石匣一带,持续激战两个多月。
凭借垛口和枪眼,守军从长城上伸出一支支长枪,指向来犯的侵略者。第17军等部队架起了大炮、高射炮,对日本猛烈开火。中外记者发表了第17军马队奔赴古北口抗日前线和第17军军长徐庭瑶在古北口前线察看的新闻照片。在兵力和装备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中国军队毙伤日军不少于5000人,而第67军和第17军累计伤亡也高达万人。
古北口抗战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中国红十字会华北救护委员会的救护车开上前线,红十字会医疗队员为中方伤员包扎伤口,把伤兵由密云转运北平后方医院。北平学生组织抗日救国会,在战区设立抗日后援会,为古北口等战场送去救援物资。
由于装备落后,中国军队在日军连日飞机和重炮的狂轰滥炸下伤亡惨重。3月11日,日军向守军阵地发起总攻,第17军25师在无防空炮火的境况下殊死抵抗。作战中,第25师电话机和无线电报机均被敌机炸毁,与前后方失去联系,后援不继,将军楼、南天门相继失守。4月20日,日军在汉奸的带领下,夜袭南天门左翼的险要阵地八道楼子,守军死伤惨重,八道楼子失陷,战况由此急转直下。之后,日军夜以继日地发动猛烈进攻,致使古北口各阵地被严重摧毁。守军浴血奋战数十日,最终国民政府于5月15日命令放弃对日军进攻的抵抗,守卫古北口方面的军队撤离密云。19日,日军占领密云县城。
日军在战事期间滥杀无辜百姓,“其中日军**古北口潮河关,全村409间房被烧毁360间,仅80户人家被杀害83人”。古北口战役,是当时长城抗战作战时间最长、战斗最为激烈的战役,也因此被称为“激战中之激战”。
第67军和第17军的爱国官兵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对日军进行殊死抵抗,以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民族尊严。
25、南天门之战,最高指挥官亲自冲锋,日军最强部队全军覆灭!
南天门之战,最高指挥官亲自冲锋,日军最强部队全军覆灭!
长城是中国古代为了抵挡北方游牧民族而修建的坚固防线,这座防线虽然到了近代因为年久失修看起来失去了战术价值,然而在抗日战争时期,长城还是作为中国北方门户,抵挡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
九一八事变之后刚刚过了2年日本又试图把魔爪伸向关内,当时日本战斗力最强的第8师团第32联队向关内进犯。很快日本士兵就抵达了山海关和居庸关之间的古北口要塞,他们在这里扯起一面日本膏药旗,旗帜中间还画着一具骷髅,这是日本最精锐、最神秘、最强悍的名叫“骷髅队”的特种部队,这支部队被西方媒体称为满洲暴风部队。
这支仅有50人的日本小分队战斗力极为强悍,他们每个人都是参加过多次战斗的老兵,他们携带者带有骷髅和“死”,“必胜”字样的旗帜,每人带有独特的钢盔和臂章。当他们抵达长城之时整个日本都陷入了一片疯狂,他们疯狂崇拜者这支强大的特种部队,这时的“骷髅队”名望达到了极致。
盛极而衰的中国古话可谓是至理名言,“骷髅队”很快就由巅峰登上谷底。他们经历苦战拿下了古北口要塞后就迅速向南天门进犯。当时名将郑洞国率领着第17军2师4旅坚守着南天门,国军将士忍饥挨饿在古老的长城上用血肉之躯和强大的日军背水一战。中国军队只有一个旅面对敌军猛攻明显兵力不足,但为了守住北京的北大门,郑洞国决心以逼死的决心和日军决一死战。在最危急关头,郑洞国脱掉军衣只穿着白衬衣,妻子提着手枪率领部队官兵冲锋。官兵由此士气大振,各个争先杀敌,硬是多次打退了日本这个最强联队的进攻。骷髅队指挥官池上秀雄要求联队长把部队所有手榴弹全部集中交给骷髅队,他决心率领骷髅队进行突击。
骷髅队士兵一边进攻一边狂呼着“北京,北京!”然而骷髅队的疯狂进攻并没有吓到郑洞国,警告两小时激战,郑洞国率队全歼骷髅队,骷髅队指挥官池上秀雄也被击毙在南天门。在持续整整5个昼夜南天门战役中,郑洞国部以伤亡3000余人的代价阻挡了日本优势兵力进攻,此战之后日本暂时放缓了进攻关内的计划。
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又一次组建了骷髅队,然而这支被寄予厚望的皇家部队很快就被我军全歼于平湖,从此日本人再也没有提出过特种作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