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抗日将领何柱国
2017年7月7日,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2周年纪念日。在波澜壮阔的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广西容县籍不少将士指挥果断,作战勇敢,充分表现了一种可歌可泣的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捍卫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尊严,抗击日寇的侵略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其中,何柱国将军在抗战中的足智多谋和英勇善战的事迹,至今仍然受到国人的称颂。
何柱国(1897。8—1985。9),字焕华,别号铸戈。广西容县杨梅镇成美村人。民国陆军上将。先后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和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骑兵科。曾任保定军官学校教官、分队长。1922年任东北陆军讲武堂教官兼队长。1924年后历任团长、旅长、师长、军长、集团军总司令、战区副司令长官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和民革**委员、常务委员。
1931年7月,何柱国受命任临永警备司令,辖临榆、抚宁、昌黎、卢龙、迁安五县,统率独立第九旅等四个旅的部队,坐镇山海关。1931年“9·18”事变后,日本占领沈阳和黑龙江等处,又于次年1月3日侵占了锦州。关东军大批开进关外,沿长城一带驻扎,直逼山海关,窥视华北。何柱国腹背受敌,再加上有不准抵抗之上级命令,处境十分艰难。其时,日本方面秉承军部旨意经常负责与何柱国周旋的是属于天津驻屯军系统的秦榆守备队队长落合正次郎,他是日本有名的落合大将的儿子,曾充任日本士官学校中华学生队战术教官及中国陆军大学教官,熟悉中国情形,认识不少东北军的高级将领。落曾多次与何会面,积极拉拢何柱国实行自治,在滦东和热河地区成立自治区。并表示帮助何取代东北军首脑地位,使何成为汉奸,为日本效劳。当时,何柱国认为,无论为个人人格或为民族气节,都绝无考虑余地,但是为了便于全面应付,表面上推说事关重大不好轻易决定,而暗中立即详细报告**,建议从速准备一切。
1932年12月8日,日军炮击榆关(山海关)城。1933年1月1日,日军两次向城内开枪挑衅,并要求中国守军撤出山海关。此时正在北平向**汇报日军准备进攻山海关紧急情况的何柱国,得知榆关情势紧张,断定战事即将爆发,于是奉命当日乘火车头立即赶回榆关前线。2日上午10时,日军炮击山海关南门并开始攻城,何柱国下令坚决抵抗,著名的榆关之战爆发,何柱国率部在此打响了长城抗战的第一枪,表现了中国军人守土御侮的爱国精神,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军的嚣张气焰。激战至3日下午2时,六二六团一营官兵伤亡殆尽,榆关陷落。1988年7月7日,山海关人民建成榆关纪念碑,让后代永远不忘何柱国将军率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事迹。
1933年1月16日,何柱国升任第五十七军军长,隶第二军团,归商震指挥,防守滦河地区。1933年2月,日军大举进攻热河。3月12日,因热河失守,**“引咎”下野出国。东北军主力五十一、五十三、五十七、六十七军分别由于学忠、万福麟、何柱国、王以哲指挥。“塘沽协定”签订后,何部奉命撤至河北省杨村线驻防。1933年12月28日,何柱国兼任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
1936年4月6日,国民党政府升何柱国为陆军中将。8月,**受蒋介石指示组建骑兵军,何柱国首任中国骑兵军军长。9月,何柱国率部随西北“剿总”副总司令**去陕北“围剿”北上抗日的中国工农红军。结果骑兵六师十六团被红军俘虏,六二六团团长石世安战死,何柱国深感其死于内战不得其所。后经商议,何柱国执行**“红军来了就闪开,他们去了不要追”的指示,为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陕北让开道路且同**派来的红军代表朱瑞签订了《中国工农红军与东北军骑兵六师的停战协定》,表现了何柱国一致抗日的爱国热忱。
1936年1月,何柱国获四等云麾勋章。同年7月获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十周年纪念勋章。
1936年12月12日,东北军**、西北军杨虎城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何柱国是东北军将领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事变发生后,何坚决拥护中国**以**副**为代表提出的关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主张。14日,撤销内战机构“西北剿共”总部,成立抗日联军西北临时军事委员会,并组成参谋团,何柱国代理主任,西北军的孙蔚如、红军的**担任副主任。12月25日,**、杨虎城释放蒋介石,张不听何柱国等人劝告独自决定陪蒋介石飞回南京,到南京后即失去自由。此时,在如何营救**的问题上,东北军内部产生了主和派与主战派的严重对立。何柱国、王以哲(六十七军军长)等老一辈将领,同意****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主张,坚决反对武力解决,破坏即将形成一致抗日的局面。以孙铭九、何镜华(何柱国前参谋处长)等人为首的少壮派则喊出“打出潼关去,救回副司令的口号”,到处散布“何柱国、王以哲投降**、受贿若千万元”、“何柱国想当**”(东北军与顾祝同谈判解决西安事件甲乙两案中,乙案有东北军派人出任安徽省**一条)等谣言。西安方面,在研究是否释放被扣押在西安的蒋介石军政大员和50架战斗机问题时,何柱国、王以哲坚持己见,不听他人劝阻,主张全部释放。何、王认为“这样可以感动蒋介石,早日释放**回西安”,并于12月29日将扣押的飞机及空地勤500多人全部释放。结果,蒋介石便无所顾忌地将**终身软禁。1937年1月5日,杨虎城、于学忠、何柱国、王以哲等联名发表通电,揭露蒋介石背信弃义的行为。
1937年2月2日,“少壮派”军人暗起杀机,孙铭九、应德田等派人将正在家中养病的东北军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杀害。何柱国得何镜华密告,躲在杨虎城公馆里而幸免于难。王以哲惨遭杀害,激怒了东北军广大将士,纷纷要求杀孙铭九一伙报仇。**代表****同东北军、西北军商议后,由**派刘鼎把孙铭九等几个肇事者送往三原红军辖区,杨虎城以军事压力手段迫使“少壮派”的部队离开西安开往长城一带,避免了事件的扩大,终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此时蒋介石曾欲任何柱国为安徽省**。
1937年2月14日,何柱国从西安到南京晋见蒋介石,并从南京赴奉化看望**。4月28日,何柱国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西安行营副主任,后兼豫皖苏三省驻军整理委员会委员。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战争开始,何柱国任第二骑兵军军长,隶属第二战区。他率部由陕西神木、府谷向东驰赴晋西北,会同八路军抗击日寇。在太原先后会见了**和八路军的领导人**、**、**、彭雪枫等同志,共同研究对敌作战部署。同年8月上旬,何柱国率第二骑兵军配合八路军**一二O师与日寇板垣师团进行顽强战斗。9月,与日寇酒井机械化兵团激战。其后,又参加了著名的忻口战役。何柱国率部转战晋西北期间,与**友好协作,何曾派其参谋长孟绍周与**联络,拨一骑兵连支援贺师,并派人给贺师传授爆破技术及训练马术。**也经常派宣传队到骑二军慰问演出。并赠送**的《论持久战》100套给何柱国。何柱国开会组织官兵学习。何柱国率部转战晋西北、陕甘宁、豫东皖北等地期间,积极与**、彭雪枫等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并曾两次访问延安,受到**、**、**等**领导人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接待。
1940年,何柱国任豫皖边区游击副总指挥,后又调第二军团任军团长。5月,获三等云麾勋章。同年秋在豫皖黄泛区与日伪军对峙,曾策动伪军张岚峰三个师反正。他率部驻守豫皖边黄泛区,因此地每年汛期均发生洪患,“为防汛乃研究治理黄河之事,拟有具体方案,呈报**,受到嘉奖。”何柱国自抗战以来与中国**真诚合作,不搞摩擦,与八路军协同作战,一直保持友好关系,因而引起蒋介石及其亲信的不满。1941年5月6日,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汤恩伯,明升何柱国为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暗中剥夺了何的骑兵第二军兵权,以徐良接任第二军军长,隶属第五战区,后改隶鲁苏豫皖边区总司令部(总司令汤恩伯)。
1943年10月1日,何柱国获三等宝鼎勋章。1945年1月5日,何柱国任第十战区副司令长官(司令长官为李品仙)、兼临泉指挥所主任,指挥第十五集团军、第十九集团军。5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六届**监察委员。7月7日,与日军将领今井武夫秘密会晤于河南周家口,洽谈日本投降事宜,次日返回部队即电告**,以有所准备。
抗战胜利后,何柱国奉召赴重庆受命任军事委员会东北行营副主任(主任熊式辉)兼参谋长,以利用他在东北军政界的影响,与苏联将领洽谈苏军撤退及筹划东北接收事宜。成行在即,不料在出席欢送宴会两天后,突然双目失明,不能赴任,时年48岁。后虽经多方医治,但仍未能复明。
1945年10月,何柱国获胜利勋章。1948年5月,奉命退为预备役,此后长期在杭州养病。何柱国双目失明后,仍然关心祖国前途,反对内战,拥护中国**的和平建国方针。1949年,他拒绝去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他致电**、**表示祝贺。
1954年,何柱国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1957年,何柱国被错划为右派,1978年改正。1979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并从杭州移居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