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泽初遇宋梓西是初三开学,她们刚升入初一。放学后,蒋润清带她们一起回家。当时他没太在意宋梓西,只当她是小学妹。平时在学校里见到了,也就是互相点个头算问好。上学时候男孩子都喜欢打篮球。青春年少,都有一颗耍帅的虚荣心,进了球之后都会稍稍留意场外的反应。
一开始是随意的瞄一眼,后来慢慢注意到格格不入的宋梓西。其他人都在关注球场上的情况,就她盘腿坐在地上,捧着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有时还做笔记。毛思宁同她说话,她视线也没离过纸张。
周围的呐喊加油,场上的热血青春,友谊竞技丝毫没有影响到她,真正的完全置身事外。学霸孙泽见多了,就是没见过这么走火入魔的。
后来,蒋润清拉着他给她们补课。这才知道她不但不是什么学霸,还是个数学渣。其他科目也就中上,唯独生物和化学一直都保持在年级前十。那个时候他就想这个女孩真有意思。
对了!笔记做得认真,看得入迷的那些全是推理侦探小说。直到现在,他们家书房里侦探悬疑惊悚小说就占了大半个书橱。有时候他找资料,随便抽出一个文件夹,可能就会被掉出来的东西怔住。倒是不说他的胆子有多小。敢和一个血溅脸上不怕,能过肩摔一个成年壮汉,却拧不开瓶盖的女人,在一起那么多年,那胆子肯定是大的。实在是宋梓西收集太广太杂,有很多还是真实案例。
对她真正起心思,应该是高三的时候。毛思宁作为美术特长生进他们学校,孙泽并没有觉得意外。反而宋梓西作为体育生考进来,就有点让他觉得不可思议了。她明明就个子小小的,看着也没几两肉。
高三的压力非常大,基本没有什么课余时间。大部分时间都是关在教室里做卷子,划重点。孙泽坐在靠窗的位置,刚好能看到操场。他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宋梓西训练。她不是条件最好的,确是最吃得了苦。
当别人都喊跑不动要歇的时候,她还在咬牙坚持。当大家放学都走了,她还在操场上练。那份坚持,挑战自我让他觉得佩服,也激发了他的斗志。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关注起了宋梓西。
这份欣赏到后来就演变成操场上人再多,大家都穿着一样的校服,女孩子也差不多都是马尾辫。他也能在短时间内准确无误的找到她。有时遇到她练习完捧着小说,做着笔记等毛思宁出完板报一起回家,他也会过去攀谈上几句。
慢慢的接触下来,孙泽知道宋梓西是个嘴硬心软的人。就像她对毛思宁,嘴上损得不得了,但要是别人敢欺负毛思宁,那么宋梓西一定是冲在最前面保护她的那个。慢慢的他已经有些不太满足于此,想更加了解她。
一开始有意无意的向蒋润清打听,后来就找上了毛思宁。从她那知道宋梓西这么拼命,是因为打算考公安大学,成为人民警察。知道了这些后,孙泽不禁替她担心。公安大学的招生要求很严格。首先,她这个身高有点悬,虽然说这两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在孙泽成长中女性的角色就比较少。母亲在他四岁的时候,因病去世了,他爸一个人把他拉扯大。所以他不知道怎么向女孩子示好,只能用最实在的办法,通过毛思宁每天给宋梓西送牛奶。可是敏锐的宋梓西很快就发现了端倪,直截了当的拒绝了。
她不懂他的心思,觉得这个人很奇怪,无缘无故的送自己东西,两个人又没有那么熟。所以“宋梓西助长计划”就此搁浅了,孙泽本打算进行顺利的话,加送钙片。不过小小的挫折,并没有打击到他的积极性,反而越挫越勇。
计划二,学校食堂制造偶遇。拉上蒋润清作陪显得更自然,虽然宋梓西不怎么搭话,聊得也都是些没有营养的话题,但孙泽单方面的认为他们已经上升到了朋友的关系。“被朋友”的宋梓西其实对孙泽印象不坏,尽心尽责帮她补课,说话风趣幽默,就是上次莫名其妙送牛奶,让她有点抵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