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丝的救援
那个下午,因为妻子古丽娜患病而心烦意乱的言枫拨通了丝丝的电话,丝丝一句话“行,我明天赶过来!”让言枫稍微心安。
不知道能否配型成功?只有把所有的治愈希望压在这孤注一掷上了!
当晚,天下起了大雨,古丽娜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神色憔悴,言枫看着妻子一言不发,就那样坐着,过了十二点钟,迷迷糊糊趴在床边睡着了。
第二天,丝丝接诊完患病的村民,让他们相互告知,她这段时间要去西安医院办一件重要的事情,诊所临时停诊几天。她安排好一些事情,准备明天出发去西安见古丽娜。
过了一夜,天还没亮,丝丝背着包,步行走到峪道口的公路桥边等候班车,这些年,经过师傅和她自己后来的中医调理,她的病已很少犯了,今天走这么远一段山路,也感觉不到背疼。
东方的山脊上,晨曦微亮,一辆开往县城的班车开过来了,丝丝坐上了班车,车上的售票员,还有几个外村人,都认识丝丝是村里的医生,他们热情地和丝丝医生问候,其中一个村民得知丝丝要去西安,便说到县城后让他儿子开车送丝丝大夫去西安。
二百多公里路呢!丝丝想起来了,这位村民是邻村人,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常年在丝丝的诊所看病抓药,丝丝知道山民生活艰难,药方中的几味药她就让山民自己上采挖,日子久了,可以节约下一大笔开支。这位村民感激丝丝,坚持要在县城跑出租车的儿子开车送丝丝,丝丝婉言谢绝了。
想当初,丝丝只只是一个患病的外乡人,因病结缘老中医,从此立志学医,造福山村百姓,也让自己曾几欲熄灭的生命之灯再度重燃,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她也像言枫夫妇一样,配得上博爱为师的称号,人们对她说一句“丝丝老师,您好!”也未尝不可。
班车沿着山里公路兜兜转转,到达县城时快11点钟了,丝丝买两个包子,一杯豆浆充当午饭,匆快踏上最早发往西安的一趟班车,12点发车。山区不通铁路,更没有高铁和飞机,丝丝急切地吃着简单的午餐,心里担心的是恩人古丽娜的病情,她内心默默祈祷,希望自己能和古丽娜配型成功,这样恩人就有救了。
班车发车前,古丽娜向司机询问了抵达站点和时间,提前告知言枫在站点接她,西安那么大,人生地不熟的,这样就不至于迷路,节约下来时间让古丽娜早点得到骨髓配型。
12点钟,车上人几乎坐满了,这时,天下起了蒙蒙细雨,车里凉爽了许多,司机关了空调,发车了。
这是一条高速公路,大约四个多小时后就可以到西安了,车速快点,丝丝的心情就放松了不少。
车窗外有低缓起伏的田地,有高个子碧绿的玉米,也有低矮大阔叶的烤烟。疾驰中,还穿过了一段灯光昏暗的隧道,空中雨还是飘飘洒洒地下着。
下午四点一刻,班车到站了,丝丝一眼就发现了车站广场上的言枫,已经有三四年时间没有见过他了,他有些显老了!
忽然,言枫转头看向这边,丝丝以为言枫发现自己了,不由得低下了头,心怦怦直跳。再怎么说,两人当年也是一对有缘无份的相恋之人呐,如今劳燕分飞,竟成了最好的朋友,曾经相爱又何必真正拥有?当年樱桃树下补课玩耍的青葱岁月又何尝不是一段美好的永久回忆呢?
班车缓缓停靠在站牌边,丝丝顺着人流走下车,言枫看见她,两人四目相对。
“你……”
“你……”
两人开口都没有喊对方的名字,竟然都说说出一个“你”字又打住了,或许是太熟悉了,心有相通,青梅竹马也不过如此吧?只是俩人都已不再年轻,古丽娜的病情那么严重,容不得两人心有他想,此刻,丝丝心里就只有“救人”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