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官坡镇 > 第十九章 桑梓情怀3

第十九章 桑梓情怀3

十五爷和李贵西边吃边聊,聊着聊着就聊到这几天来乡里开会的事情上。李贵西说,十五哥呀,现在粮食价钱低迷,你说农民不种粮了,改种其它经济作物市场效益高了那还中,万一市场价格低迷,又没种粮,那是两头亏。我个人认为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本。吃饭问题就是最大问题,我们不能饿着肚子搞发展,这样就是损害老百姓的根本利益,老百姓也不会答应的。

十五爷抽了一根卷烟,他又散了一支牧丹牌香烟给李贵西,接过话说,这些问题很早之前我们在村委开会议过,多数人不同意,我们就往后面放了放。我也下去调研走访了一些农户,大多数人虽然嫌粮食价格低,但是也不愿意放弃种庄稼,这个主要是思想上还是没完全解放,我们的政策宣传没深入群众里面,当然老百姓也有他们的担忧,我们可以理解,也不置于像你说的那般严重。饿着肚子搞发展,如果能发展起来,暂时饿下肚子也是值得的。老百姓的利益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条红线,任何人都不可能去逾越去损害老百姓的利益。我们现在就是顺应改革的潮流,坚绝贯彻党的政策,干方百计去为老百姓谋福利,为改变民生去谋发展。如果不做通乡亲们思想工作,光靠种庄稼这个经济什么时候才能发展起来,什么时候才能脱贫致富,别说致富了,脱贫都是一句空话,唉……真是有负乡党委和政府重托呀!十五爷说完忧心忡忡。

李贵西说,我的意见是田不动,让老百姓继续种粮,你前几次说烟叶种植的事,我也下去做了工作,可群众热情性不高。烟叶咱这大多数人还不会种,懂技术的人又少,怕村民抵触情绪更严重。我左思右想,可以让村民不占用粮食地,在山坡荒地一家种个一两亩烟叶,咱也不指望这些烟叶能不能卖到钱,能产生什么样经济效益,咱主要目的是应付乡里领导下来检查。咱把种烟户的人数和地亩数提报到乡里去,也算完成上级交待的任务了,这样乡里查下来咱也好交差。

十五爷一根接一根卷烟抽,沉思了良久说,你的观点我不赞成,咱不能为了政绩,牺牲老百姓的利益,这个事不能做,也做不得。我王长生任石架村党支部书记在任一天不能做,你李贵西这个石架村村长也不能做。十五爷表情凝重,讲话掷地有声。

李贵西老脸一红,没想到十五爷这么不给面子,当下就有些恼怒,但他还是强忍着怒火说,我们也要看到我们群众的实际困难呀,不能说当领导的把任务一摊派下来,就不顾及下面老百姓的死活吧。我觉得这有点不符合实际情况,真要去执行上面政策肯定是有极大困难的。有的村民家粮食都不够吃,我前几天就跑了石谷山里孙长有家,都穷的揭不开锅了,夏收刚收了小麦就磨面粉了,家里还等着秋收玉米来缓解温饱问题,这样的现像不止他一家有,也有好几家这样的,乡里也得重点考虑咱村这些贫困户实际情况吧。让他们栽烟叶种经济作物,眼下也不现实呀。

十五爷微微叹了口气,李贵西说的情况他都知道,他也在想办法解决,目前还没下去落实。他安抚了一下李贵西的情绪,缓缓说道保守期间粮食还是得让老百姓种,温饱问题是最起码的底线。置于经济作物类,红薯,大豆,中药材可以小规模种植,也可以鼓励村民在山地种植,这样也不占用农田。关于烟叶种植咱县里其它兄弟乡镇都种了十多年了,都有丰富的种烟技术经验了,乡里主管农业的马副乡长,特别指示咱村要落实烟叶种植,在全乡率先第一批建立烟叶试验基地,等有经济效益了,做出成绩了,咱乡里就抓典型,树样板,再向其它村大面积推广。我们呢得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再给咱村争取弄个示范区的名额,只有我们和广大群众一起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力排万难,咱石架村烟叶大面积推广种植就能指日可待了。

李贵西沉默了下表态说,十五哥你是班长,你来布置任务我就去负责落实,协助你把群众工作做好。咱们最终目的是让老百姓的日子能好过起来,让老百姓能够增加收入,让村民逐渐富起来,让石架村快速脱贫致富发展起来。眼下我下去就多跑跑,找那些小队长坐坐聊聊,先把他们工作做通,然后再做群众思想工作。

贵西兄弟呀,你能这么想我也感觉很安慰,十五爷又笑着说,我的意见是既然乡里这次鼓励我们先行试验种植,我做为书记,贵西呢你做为村长,咱俩都是党员要先带好头。争取动员群众先行试验,这次乡里也讲了种子化肥都免费提供,每个村都下派一个技木员,听说是从豫东烟区那边来的,技术过硬经验丰富。我们也争取提报几个好苗子来培养。明年开春就要落实烟叶种植事情了,咱们前期呢先把各生产分队捋一捋,哪些可以先行发展成试验区,又有哪些可以重点培养成示范区,此事宜早不宜迟,我建议村委开个碰头会,到时就这个事广泛征求一下群众代表意见,看老百姓是什么想法。我们现在就是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才能把事情办好。

两人还在激烈争论一些惠农方面的事,有些意见还是未达成一致,还必须的上村委会共议,然后再发动群众广泛征求意见。虽然两人在工作上时有分歧,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贯彻落实上级政策方面始终保持一致,尤其是涉及民生方面两人时常还是相谈甚欢。饭后李泽润来接李贵西,捎带着十五爷一起回石架村村部。

王正天坐在副驾驶一路和宋俊义聊天。这宋俊义如今在南方经商,主要经营食用菌和土特产类,他有一个加工厂,就是把成品的土特产加工包装,然后远销海内外。他这几年下来赚了不少钱,要不然也买不起桑塔纳轿车开。

王正天感慨他这个表姨夫可真有本事,一个草根逆袭,迎来了人生华丽的转变,真可谓是传奇人物。可自己呢?想一想自己还在一个小山村中为生计忙碌,不觉得非常迷茫,未来路在何方……

张雅惠早就在街上等着他们了,今天的张雅惠,穿一身黑色带花边的旗袍,旗袍的古典美使她那婀娜的身材更加修长优美。一头黑色的长发披肩,整个人的气质都变的温婉大方,高贵典雅。柳叶眉下那双丹凤眼看人的感觉如沐春风般温暖,瓜子脸上那颗美人痣点缀的像颗黑宝石,整个人也唯有《洛神赋》里的“铅华弗御,芳泽无加“来形容了,不亏有官坡乡第一美女之誉。看到宋俊义的车子远远开过来,便用力挥手做指引,车子开到一家叫石架酒家门口停下。两人从车上下来尾随张雅惠进了包间,三人落座后,张雅惠招呼服务员开始上菜,菜陆陆续续一盘接一盘上来了。张雅惠便向宋俊义介绍了这个酒家,石架村街上目前最大的饭店。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