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初三的边缘 > 第六章 一节语文课

第六章 一节语文课

漫步在湖边,

鱼儿仿佛更兴奋了。

蓦然抬头,

只见树上的红枫叶

早已等得不耐烦了。

其实不是很好的,自己知道的,一般般,我想侯娇娇她们一定比我好很多,只不过她们没读罢了。如果老是不叫我,我也不会举手,不过受了表扬后还是很高兴的啦。Bytheway,跟你讲讲我写诗的历史。那是在遥远的初一,一节偶然的早读,那时我们班流行改古诗,我也积极参与着,这首诗多少带点跟别人攀比的心态,很差劲,连打油诗都算不上(我当时脑海里打油诗的概念都不知道),不过里面切切实实的是我当时自己内心的想法:

遥望月叹词

今夜仰望天上月,

心中不时有感叹。

女孩聪明又能干,

又不忘自尊自爱。

男孩顽强又勇敢,

牢记男儿有志向。

中学时期不恋爱,

做人一定保清白。

我当时写完这首诗后很高兴,屁颠屁颠的跑到办公室拿给老师看,心里还抱很大的期望,甚至还幻想好当老师看完我写的诗后会被我的写作水平所震惊(我当时无知到连‘文采’这个词都不会用,更别提什么写诗了)。

老师在我写的那首诗旁写上自己的建议,并没有表扬我,那张纸我从草稿纸上撕下来,一直保留下来,但上面有些字看不懂,我也始终没有去问(阿寻是练过书法的,字漂亮的不得了,但有些确实很难认得)。

尽管很糟糕,很失败,但我还是会把它作为我的第一次尝试,如果以后真的成为了作家什么的,我还是会把这首诗搬出来,说这是我的第一步。

2011年9月23日晚

今晚是我有生以来和爸爸有过的最有意义、最感人肺腑的谈话。是这样的。Cici你知道的,我对历史很感兴趣,特别是西方历史。

我们最近的历史课刚好教到‘天朝的失误与挫折’,教到“人民公社”、“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我记得文化大革命是从1966-1976的。爸爸是68年生的,么么是67年。

我问爸爸他儿时的生活是怎样的,谈话就从这开始了,我们聊了很多很多很多。我不断地问问题,爸爸不断的回答我问题。爸爸第一次这么有耐心的回答我问题,我也第一次见到爸爸这么能说看到他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童年的怀旧中,心里除了高兴,更多的是酸楚,酸楚什么呢?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有点酸酸的。

文革的时候,奶奶家正拖着一大群人其实生活不算很差,奶奶家房子的位置是我们这一带最热闹的,正宗的“村中心”,占了个很好的地理位置。与村里唯一的学校,唯一的佛堂肩并肩。奶奶是我们村里学校食堂烧饭的,所以至少能落个温饱。爸爸在当地可是出了名的,外号“大肚明”(这个用普通话有点便扭,当然用方言的话,是大大的形象的。)顾名思义,“大肚”说明爸爸能吃,肚子撑得大大的;“明”说明爸爸名字里有个明。

爸爸小的时候好吃但不懒做,过节的时候,偷个粽子藏到床底下,舍不得吃,结果过了好几天坏掉了,又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扔掉。

过年的时候,拿了三分压岁钱,激动高兴地不得了了,没事把钱拿出来摸摸看看,在过桥的时候,结果一不留神把三分掉在了河里,爸爸说他当时差点连跳河的心思都有了,还好旁边的人及时拉住,不然就没有我了,最后,爸爸哭了三天三夜,这件事就这么不了了之。

最好笑也印象最深的是批斗大会,批斗会的时候全村的人都要到场,地点就是奶奶家附近的那个佛堂,人多得不得了,挤到了奶奶家的二楼,(那是总共也就两层楼。)爸爸刚好在楼下睡觉,天花板承受不了楼上超载的重量,坍塌了。人们在慌乱逃跑过程夹杂着几声这样的呼叫“大肚明压死了!大肚明压死了!”爸爸说他在楼下吓得要死,顿时睡意全无,他用了一个很难听的词来形容“屁滚尿流”。万幸的是刚好床边一张桌子,爸爸躲到桌子下面了,在场的所有人都毫发无伤。只有一个人!

在天花板坍塌的时候,墙上挂着的一把刀掉下来,从他的耳根擦过,零距离接触,最后掉在他裤袋里。事后,当事人只说了一句“难怪我刚才觉得耳朵一阵清凉”。我靠,听的我把心都揪起来了,真他妈的有惊无险。这人真是太幸运了,亏他还一句“耳朵一整清凉”。

还有好多好多呢,爸爸说虽然那是生活不富裕,但他不羡慕我们,真的不羡慕,说我们现在再有钱也体会不到他们当时的生活。这句话老师也讲过,社会老师和语文老师都讲过。

<b><font color=red>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font>

<a href=''http://pay.faloo.com/'' style=''color:red;text-decoration:underline'' target=_blank>立即抢充</a></b>(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