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深海谜底 > 第九章 故事和故事

第九章 故事和故事

“那我们就送你到这了,你自己一个人进去,一定要注意安全,有什么事随时联系。”

“好,那我先走了啊。”

爸妈把许亦米送到校门口,因为疫情防控,只能在外面看着自己的孩子进去。许亦米一个人推着行李箱,背着书包就直奔大门。

门口有一个学长坐在桌子旁,拦住了她,“出示一下身份证,录取通知书和通行码。”

“等一下。”许亦米的书包被刚买的衣架,洗衣液这些后来才想到的生活用品挤满了。她记得身份证这些是放在书包最里面的一个夹层里面的,如果要拿到身份证,那还需要把好不容易才压进去的生活用品全拿出来。

学长让许亦米到旁边去找,给后面的同学让一下位置。她只好一个人尴尬的去了旁边,把所有东西到处来,在把夹层的拉链拉开,找到了身份证这些重要的物件。一系列操作后,她还要把倒出来的东西放进去。

随后,她艰难的把证件递给了学长,学长看了一眼后,就示意她可以进去了。一走到学校的大字标那儿,就有一个学姐来接她。问她是在哪个院的,然后把她的所有行李打包放到了学校的接待车上,随后就去招呼下一个同学了。

司机叔叔把她放在商院的报到处,帮她把行李拿下来,告诉她怎么走,安顿好了之后,就开往下一个目的地。

许亦米走进大厅,里面有许多人,每一个院系旁边都安置了桌子,还有牌子。许亦米睁大眼睛寻找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牌子,在最里面的位置找到了。

她拉着行李箱走了过去,一个同系的学姐看见她了,就招呼她过来办手续。

其实这些事情真的很琐碎,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就连她到了寝室,看见了同寝室的舍友也没有很荡起波澜。

好像大学,没有她在乎的什么东西。她浅浅的收拾一下行李,舍友主动帮她把被单拉起了披上。这里的每一个朋友都很友好,但是她还是想家。

报道的第一天晚上,她一个人躺在上铺的床上。脑子里飘过去的是复读,她真的很想复读。

但是复读的动力是什么呢?没有了。高三那么难熬,她把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在何登深身上,最后还是空欢喜。

如果她真的去复读了,会不会终日想着何登深的大学生活。她承认这样做真的很俗气,但如果她去复读,就可以体验何登深之前告诉她的经历,“虽然有压力,但是每天都过得很开心。”

夜晚,她发了一条朋友圈,扬言要做第一个睡觉的大学生,随便在微博上找了一张图,喔,对了,这条朋友圈是仅他可见。

何登深,你睡着了吗?

我很想你。

上了大学,她就可以和何登深同步前进了。一起考研,她还记得他对罗琪文的承诺,说一起考研去北大,或者旁边的清华。虽然有很多的玩笑成分在,但她依旧坚持着。

第一天晚上真的很难熬,有时候她莫名的眼泪就会流下来,是一种对家的向往,对中学时代的向往。命运推着我们向前,但我们走进夜海里,回过头发现还是无法成为他人的过去,却把自己变得至死不渝,我们应该有勇气成为他人的过去...............

收拾了一天后,熟悉了一天后,军训就要正式开始了。她穿着和身的校服,走到了操场,找到了自己的方队之后就开始站军姿。

她的教练是整个操场最严格的,说好了站一个小时,其他的方队都坐下休息了,唯独她们教练要继续让她们站着。别人休息十分钟,她们只能休息五分钟。

许亦米最不怕这种难熬的时间了,高三的时候,她最喜欢跑完操后的领导讲话。这个时候按照班级站队,她个子不算高,但每次都往班级后面站,然后稍稍踮起脚。

往右看,是复读班的队列,一切都刚刚好,就是踮着脚太累了。领导在给大家分析这次模拟考的情况,她们班前些天换了一个历史老师,这一次历史考了全年级第一。“着重表扬一下19班啊,历史考了全年级第一,是妥妥的黑马啊,希望他们在高考也能像这样挥。”这个时候所有人都会看向他们班,班上有几个高个子男生在鼓动着大家一起鼓掌,随后就成功带动了全年级。

许亦米再一次踮起脚,看见何登深也在鼓掌,也在往左边看,随后就低下头,背他的古诗词了。

许亦米真的很开心,马上把脚放下来,也开始背化学公式。背完之后,如果领导讲话还没有结束的话,她就会开始放空。放空的时候她可以不用学习,脑子里不用想着考试成绩。

对于高三的许亦米来说,放空的时间太少了,所以每一次领导讲话都是弥足珍贵。

可军训实在太无聊了,几乎一整天都是许亦米放空的时间。对,人一空虚,就会疯狂回忆。

许亦米在想高三的时候,她只要往右边看就是何登深的背影。但是现在,她往哪边看都找不到何登深,都是陌生人,无尽的陌生人。

没关系,至少我们也在同一片天空下军训,晚上拉歌儿的时候也是看着同一轮圆月的,没什么遗憾了。

她只能这样安慰自己,因为两个人不会再有联系了。唯有皓月不会变,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至少我们还跟月亮和大地有联系。

你看啊,在那么无聊的日子里,他还是许亦米的盼头。

军训这几天,许亦米认识了一个同班同学,她们第一次交流是在走完正步坐在地上休息的时候。

“你好啊,你叫什么名字啊?”

“我叫许亦米,你呢?”

“我叫高又宁。”

“好的,我知道了。”

“你宿舍在哪里啊,我晚上来找你玩。”

“我在111,就是离水房很近的那个寝室。你呢?”

“我在123。”

许亦米很高兴,因为高又宁是她在大学认识的第一个朋友,她是一个说着标准东北话的女生,时常会把许亦米逗笑。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