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冲之随着爸爸一起10个人从场地右侧向前走,一出棚子从旁边战士手里接过一个装有10发子弹的弹匣,排着队依次进入铺有垫子的射击点。
张冲之注意到,前面的人走到垫子后先站好,等10人都到位后,指挥人员喊道:“开始!”熟手向前上一步,顺势弯下腰,左腿膝盖先接触垫子上,两腿分开。上身支起,右手握住枪身,左手握住弹匣,向前侧卡槽一卡,后侧向上一按,弹匣就位,将枪放在支架上等待下一步命令。
张冲之也照样卧倒,将枪摆正,让右眼透过枪身后侧瞄尺U形缺口,与枪口上方的准星一线后,瞄向正前方的靶子。集中目力向前看去,心中一阵讶异,原来黑底白线的靶子,不仅白色的同心圆清晰可见,连由内向外标注的10、9、8、7......的环数都是历历在目。
这时耳中传来命令声:“开始射击!”
后侧士兵上前指导着,先将枪保险打开放在单发上,用左手握住弹匣前的枪身,右手将枪身右侧的枪栓用力向后一拉,再向前一推,士兵说:“好,可以瞄准开枪了!”
张冲之将枪托顶在右肩窝处,凝神屏气,三点一线向前瞄准,这是两侧开始不断传来“砰砰”的枪身。
感觉将准星对准了靶心,右手食指将扳机一勾,只听到耳边传来“砰”的一声,枪身一震,肩膀感到枪托向后一顶,一颗子弹飞了出去,不过靶上什么也没有,竟没有中靶!
再次调整姿势瞄准射击,第二枪中靶了,不过在5环上,第三枪脱靶。打完五枪后,张冲之已适应枪声和后坐力,注意力可以更加集中,第6枪开枪后,他眼中好像看一个小黑影一下穿过了靶子,在9环区域留下一个洞。
第七枪他更加提高注意力,提高目力观察弹道,一个黑影直射靶心,10环。第八枪、第九枪,因为熟悉了弹道,按照预判好的弹道去看子弹,更加清晰,第10枪时他几乎可以分辨出弹头来了,不过弹头比实际大了许多。
现在张冲之的视神经的反应速度为0.02秒,平常人为0.14秒,710米/秒的子弹,飞过100米的距离为0.14秒,常人谁能看到子弹?
且慢,看不见子弹还是因为它太小了,天上飞的战斗机,速度可达千米以上,只要视力差不多的人都能看到。
现在张冲之的视力已可达到6.0左右,与非洲马赛人的视力不相上下,6.0的视力与1.5的视力有什么区别,就像站在5米外看视力表,6.0的眼睛看最下面的E的感觉,同1.5视力的看最上那个最大的E的感觉,甚至还要清楚一些。
张冲之视神经反应速度为0.02秒,是常人的7分之一,对常人来说710米/秒的速度,对他来说相当于常人看100米/秒速度的东西,这是我们高铁的速度,再加上视力强大,看到运动中的子弹属于科学的范畴,当然快速飞行也带来视觉的模糊。
这就像一只蚊子,它停在墙上,与在你眼前到处乱飞你找到它的几率是不一样的。
第一组打完,在第二组入场过程中,林参谋拿着表格开始报靶,一般每人上靶三、四发子弹,有一个是全部脱靶,张冲之上靶七发,一个10环,一个9环,两个8环,一个6环,一个5环,一个2环。这在民兵训练中是一个不错的成绩,受到了林参谋的表扬。
第二组,第三组打完后,开始第四组上场,可第四组只有8人,于是张仁国对儿子说:“你如果喜欢,再上去打一轮吧!”
张冲之满心欢喜的说好,便向林参谋请示,林参谋也同意了。这一轮,张冲之不断调整射击感觉,最后10发子弹全上靶,而且两个10环,两个9环,其他也都打在6环之内,受到众人的赞扬。
第二轮打的是连发,其他都一样,只是将枪的保险向下压一格,处在连发位置。张冲之瞄准靶子中心,稍微偏下的位置,这样子弹开枪时枪口稍微上扬,就可以正中靶心,右手食指向后稍微一勾扳机,立刻松开,“砰砰”两声枪身抖动两下,两颗子弹一前一后的击中靶子,在9环上。
又一勾扳机,又是两发子弹出膛,一个8环,一个7环,第三次是两个10环,第四次他将手指一勾到底,随着四声枪声不分先后响起,最后四发子弹直扑枪靶,一个8环,两个7环,一个6环。
各组依次进行,到第四组时张冲之又上去打了10发,成绩和前面差不多。
步枪打完,林参谋让众人各自提着马扎,向靶子位置走去,路上张冲之弯腰拾取了七、八个弹壳,弹壳外侧是墨绿色,是铁质的,长约6厘米,前面是约8mm粗的圆洞,后面是黄澄色的打火冒。
到离靶子二十多米时,林参谋喊道:“全体停止,按原来小组坐好,下面开始手枪打靶。”、
说完拿出一支空的五四式手枪,又讲了一遍动作要领,最后强调说:“这枪有时会卡住,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一定不要乱动,交由旁边战士们处理。”
看见大家都跃跃欲试的样子,林参谋说:“下面开始打靶,第一组上前,到靶前白线处停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