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蓝湖骑士(道之往事v) > 19.来客

19.来客

女子打开院子栅栏,院内有一些果树和一块种蔬菜的地,春天还没完全到来,大地还有些凋零,里面的茅屋,依旧简陋,多年来竟没有太大改观,这里是一段记忆的溯源。再往里,不多远处一个亭子里,传来一个声音,立刻吸引了男子,驻足,声音中少了些力量,也许被时间消耗掉了,却多了些坚定,是对信念的坚定。

“老师在讲学,请稍后。”说完女子便走开了,来到一个亭子,用泥土捏制着器物,这应该是她常做的事。

隐隐约约听到,老者这次提了个简单而又严肃的问题:“何为国家?”

“国家首先要有一片土地。”一个学生回答。

“国家必选有子民。”另一个学生。

“一个国家还要有诚服效忠的国王。”

“有保卫子民的军队。”

“有一套管理制度。”

……

“是的,是的,是的……”老者不住的点头,望着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又讲解道:“国家经历了游团,部落,酋邦三个阶段后形成的。在当今我们所理解的含义中,对内国家我们也称之为王国,一方面是由人口,土地和朝廷构成的实体,另一方面是统治和维护这片土地上百姓的政治工具。我们的亚圣孟子曾将其生活的由诸侯构成的时代描述为,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孟子,尽心下》)。作为实物体,王国是一个土地概念。从国家的非实物来看,国描述的是一个王国的社会功能,既我们群体生活中的分工和协助,人是群体性动物,具体的说就是让个体之间协调相处,建立社会秩序,避免侵犯冲突,通过劳动分工让子民向更美好的生活迈进,国就结合了家的概念。荀子言:‘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荀子《富国》)。没有王国的自然状态是一种没有社会等级的绝对平等的社会,在这种绝对平等的社会里,必然是混乱和无序,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

为了克制个体间的矛盾冲突,以保障群体生存,就有了王国来维护秩序的方式,每个王国维护本国秩序的方式不同,但目标一致,都是让本国子民更好的生活。

从深层国家是一个文明体,不同土地上聚集百姓不同,他们有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传统,就有了不同的文化,慢慢逐渐形成的各自的文明,文明有深浅富寡,不同的文明之间很难融合,存在对立,因此容易产生冲突。国家的存在可以避免这些冲突。

因此国家就有了双重功能,对内建立本国的秩序保障,百姓进行有效的合作,对外各国追求的是主权完整,保护本国百姓的生存功能,以及文明的存在。

而当今蓝湖之内主权完整的国家并不多,我们东福国勉强算一个。”

“为什么是勉强?”一个学生问。

“主权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对内的管辖权,对外的独立权,平等权,和自卫权。二是最高性,对外的排他性,不可干预性和不可让与性。我们的领土并非绝对完整,在蓝湖中也不足道平等,所以勉强。”

接着老者又问:“对外国家追求的是什么?”

“财富。”

“平等。”

“统治。”

……

学生们回答到。

“没错,没错,我们把这些统统叫做国家福祉。国家福祉是一个王国全体子民的财富和意愿的需求,福祉不等于愿望,愿望是没有实现基础的想法,愿望可以是梦想,而福祉是有实现的基础。王朝实力和地位是区分愿望和福祉的一个重要要素,实力越强,梦想就越能成为现实,实现的基础越稳固。在蓝湖之上,诸国都想征收他国间贸易往来的蓝湖税,他们没有这种实力,对他们而言就是愿望,但对西禄国来说就是一种福祉,因为他有这个实力。意愿也是一种福祉,在诸国面前的尊严就是一种,西禄人在各国通行无阻,而东福国则不行,西禄骑士甚至不受诸国律法所限制,在他国就非常有尊严。国家福祉对一国百姓来说没有差异,国家福祉是一个王国所有子民的整体福祉,不是某个特殊群体的福祉,不是君王甚至一些朝廷命官的福祉。国家福祉大于一切,也就是必须以全体子民的财富和意愿为重,当全体子民的福祉与君王或朝廷中某些命官间矛盾时,应该放弃其他,以子民的福祉优先。”

“老师,子民福祉有族别之分吗?”

老者停顿了一会又说道:“国家不能简单的用同族或异族来划分,子民福祉是所有子民的福利,一个王国的子民不一定由单一族别组成,我们东福国就不止一族,西禄国也有很多族别。王国首先是土地的概念,族别主要是人的概念,通常在不同土地上生活的人应该有他们独特的文化历史就是一个族别。但事实上有的国家侵占他人的土地,就有族别失去自己的土地,失去土地的族别也就失去了自己的王家。失去土地后的族别与王家就不一致,至少在心里上,当一段时间后慢慢融入他朝后就会一致,但这个过程是无奈的,痛苦的,通常是极不情愿的。其他族别在文化和朝廷制度上达到较高程度的认同,各族别才有共同的意识,这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反之,当族别有了成为一个国家的认同基础时,这个族别会有实现脱离成国的愿望,实现这一愿望通常很难,每个国家都是由一个主体族别建立的,其他族别即便不认同也缺少物质基础再建立国家。

每个子民都应该有忠君爱国的情感,忠君爱国是一种天然本能,与生俱来,如同子女孝父母,父母爱子女一样。忠君爱国有时候需要有一定的立场和责任,每个人应该有维护国家福祉的责任感。族别思想是民族团结和自由的精神,人们更倾向于把本国民众对王朝的认同和称之为忠君爱国,是一种认知形态,是认识天下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和心理。族别思想强调族群的独立性,这也会是王国矛盾的一个原因。”

一群学子席地而坐,聚精会神的听着,老者表情严肃。

接着又个一学生问:“老师,我们东福国人有好多在他国经商生活,他们有没有族别认同感?”

“族别的划分一方面是客观上的出生国文化和历史以及自己的情感意识决定,个人可以改变自己的意识,忘记自己的历史文化,但出生国无法改变,通常来自他国的人会被称为异族。更重要的是被认同,即便对本民族没有认同感,抛弃了本民族,而对其他民族有认同感,也需要他国民族认可接纳。西禄国社会等级鲜明,生活着大量的他国人,这些异族人普遍不被认可,不被认可主要表现在信任上。”

“老师,生活在西禄国的东福人得不到西禄国的信任,那么我们东福国还能信任他们?”

“信任是很难判断的问题,不完全取决于自己,我们不能笼统的用东福人在西禄国得不到西禄国的信任,东福国就该信任他们,或东福人在东福国就该得到东福国的信任来简单判断,信任是个人问题,不能用群体的概念来判断,信任取决于自身对国家的情感,有什么样的情感才会说什么样的话,做什么样的事,听其言观其行是一种比较实际的判断。有些人身在西禄国,心却在东福国,一心效忠东福国,假如两国要开战,他们会毫无疑问,奋不顾身的回来,这样的人是值得我们信任的,反之就不能信任了。在东福国身为东福国子民却效忠他国,就没有信任可言,就是叛徒。”

……

<b><font color=red>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font>

<a href=''http://pay.faloo.com/'' style=''color:red;text-decoration:underline'' target=_blank>立即抢充</a></b>(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