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少有人听的故事 > 第十七章 我们从来不是一样的人

第十七章 我们从来不是一样的人

汪清一直有点闷闷不乐。挫败缠绕着她。每次都是这样。当她在英语课上听见别人滔滔不绝而自己却张口结舌,她就恨不得暂时消极。

她幻想自己能私下偷偷练成一口纯正美音,然后在课堂上一鸣惊人,让所有人刮目相看。但事实是,她不知道怎么练习。她该从音标练起来纠正自己的口音吗?还是该积累一些口语常用的词汇和短语吗?她该找一个语伴一起练习吗?一切都是该做的,但是堆积起来,却不知道该做哪个好。而且,她太忙了,平时要上课,周末还要参加社团活动。她最近频繁参加志愿活动,为的是早点赚够志愿者工时,减轻下学期的压力。

而且,练习英语这事开起来也没有那么急迫。毕竟真正能够将英语运用自如只是少部分人。汪清是那“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份子而已。况且,英语也不过两个学分。在这两个学分里,课堂表现占20%,作业占20%,考勤占10%,期末考试占50%。那两分中的20%的不过伤害的不过是她的虚荣心罢了。而那在她拿到包含了德育和智育的总成绩单后就会释然的。

账是要算清的。

汪清觉得自己总体上是一个理性的人,但是又不是完全理性。情绪总能找到宣泄的出口。有的人是高度理性化的,一切都拿捏算计好的,剩下只是执行而已,就像韦伯所说的“工具理性”。在汪清看来,贺晓楠就是这样的人。在她面前,汪清不敢自称努力。她似乎整个周末和所有的课余时间都在参加活动,社团的、团工委的、书院的、学校的。而且,她还担任了学习委员。甚至汪清有一次发现她还在参加武术协会组织的太极拳学习活动。汪清从来没有遇见过在路边散步的贺晓楠,她总是匆匆打过招呼后或者不打招呼过留下一个风风火火的背影。而另一种人就像念念这样,是感性的,她不会逼自己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她知道自己不是最优秀的,也不想逼自己成为世俗意义上的优秀。她带着好奇心来到大学,尽管不免会碰到令人失望的事情,但是她仍然愿意将这视为一种有趣的探索。

最难受的是像汪清这样。实力并不超群,偏偏还有想要保持原有优秀的野心。更难的是对待竞争的态度并不坚决,犹犹豫豫,迟迟疑疑。带着功利性参加一些活动,觉得自己不够纯粹,但是若说不参加任何自己不感兴趣的活动,过后又会后悔,无端错失了超越他人的良机。

所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情绪就会涌上来,淹没了她。

但是,好在一切只是开始,一切现在还在平衡。她还有很多时间去修正自己。这也是一种探索,和念念的不一样罢了。

汪清这两天没有遇见林海,不过倒常常可以在朋友圈看见他发自己练习吉他的视频。

开学快两个月了,林海已经可以弹奏一首“天空之城”了。

他是那么恣意地享受自己的大学生活,享受那像歌曲像电影一样美好的青春。

汪清虽然羡慕,但是也仅仅是羡慕。他们追求的东西根本不一样。

有的人的青春是音乐,有的是风景,有的人的生活是一张试卷,有的人之前是试卷后来是歌曲,有的人注定永远是一张试卷。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