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林海他妈妈的想法,汪清不知道,奶奶也不知道。
能有什么想法呢?汪清设身处地地想,除了大哭一场又能如何?
贫穷没有任何意义,贫穷是不由分说的剥夺,是积重难返的沉疴。忍耐贫穷绝非美德,只是无可奈何。
一个青春期的少女,因为贫穷,就沦落到类似童养媳的命运。
自己所读的书,本是走向文明的途径,最后却变成了加价的砝码。
说句自私自利的话,如果先假意应承,等念完书工作了,用工资连本带利还钱,换取解除婚约,除了背地里被碎嘴子骂几句,谁又能怎么样呢?
再者说,若是从道德上论,林家也有些趁火打劫的意思。
汪清听奶奶说,林海奶奶在儿媳离婚前后逢人便说儿媳心野了,心思不在这个家了,孙子命苦云云。
从这件事上,汪清觉得林海奶奶绝非善类。
自己想到这些,林家自然也能想到这一层,两家订婚后应该没少在林海妈妈家“上眼药”。
农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若是林海妈妈毁了婚约,林海奶奶恐怕是要闹的,就算不闹,传扬开来,林海姥姥和姥爷怎么在亲朋好友间做人呢?自己的弟弟妹妹,若是走不出农村,又该怎么在众人前抬得起头呢?
蜚短流长的厉害之处,农村人不敢领教。
最终,林海的妈妈毕业后还是嫁了。
汪清猜想,嫁的时候终究还是不情不愿的。
正当汪清翻来覆去、胡思乱想的时候,奶奶唤汪清赶紧睡觉。
汪清这一觉直睡到下午六点,被奶奶叫起来吃饭的时候还是混混沉沉的。头颅似有千斤重,眼前的世界也是混沌的,一点食欲也没有。为着奶奶做饭辛苦,才勉强吃了一碗扯面。
吃罢饭,汪清就去监督堂弟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