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我爸什么时候才回家,都快不记得他的模样了。”王斌向爷爷问道。
“你爸他啊,很快就回来了。”老爷子回答道。
“爷爷,我爸他在干什么工作啊?以前很小的时候,一年还能见一两次,现在好了,两年都见不到一次。”王斌抱怨似的说道。
“你爸啊,在外面赚钱给你读书啊。”老爷子玩笑似的说道。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王斌见他爸的次数是越来越少了,有时都快记不起他爸的长相了,甚至都快忘了自己还有一位老爸。
现在小学都毕业了,回想起上学这五六年来,王斌见过老爸的次数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也难怪他会这样。
“爷爷,今天是要进山吗?”这天一大早,王斌看见老爷子整理着一背篓,并准备着一小锄头这些工具时,就向老爷子问道。
“嗯呐,今天进山去采摘些药材,你也跟我一起去。”老爷子说道。
“我也去啊,那太好了。”王斌开心的说道。
“这几年,你也记了不少药材的名称和药性,现在带你进山,一是认识这些草药的生长习性,二是认识这些草药在没采摘前是长什么样的。这个啊,我们称着破苗。”老爷子说道。
“爷爷,用药的时候,不都是晒干或炙好后,然后根据不同病情来配药的吗?而且缺什么药也可以到药店或市场上去采购呀?为什么还要进山去认识这些药的生长习性,还要看没采摘前长啥样呢?”王斌不解的问道。
“小子,听着。好的医者,不光懂得如何给病人治病,而是要懂得如何针对不同的病来用药。用药就必须要知道药性,这个你记住了一部分。除了药性外,最重要的就是识药辨药,这个识药辨药不只是对晒干炙好的药进行辨识,还得对山里生长的和地里种植的药进行辨识。”
“而且,这地里种植的和山里生长的也有很大区别的。还有就是在特殊情况下,我们必须得现采现用才行,如果不认识未采摘前草药的习性模样,那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