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听到这声音就有些头疼。</p>
这竖子,平常怎么都不会来找自己。</p>
当他笑呵呵的喊着阿父跑进来找自己的时候,一定就是惹了什么事。</p>
刘长发现,自己是越来越能与阿父共情了,当初如意这么哭着来找阿父的时候,阿父肯定也很头疼吧!</p>
刘长板着脸,嫌弃的看着自家这没出息的长子。</p>
“你又闯了什么祸?”</p>
刘安跟刘长一样,总是在惹是生非,不同的是,刘安很少会被抓住,每次被抓的都是刘祥他们,刘安却能将自己撇得干干净净,片叶不沾身,先前有一次,他在傍晚偷偷翻到秦将军的府邸内,正好被秦将军的甲士们拿下,当秦同问起他的来意时,这厮一脸单纯的说自己是来为刘祥给秦家女送信的。</p>
于是乎,秦同直接面见太后,告知此事,刘祥被打得哇哇大叫。</p>
又一次,刘安看到两位儒生对着道路上的一对男女谩骂。</p>
女子只是因为走的与男子有些近,便被这些儒生们所敌视,在得知两人不曾成家之后,他们更是愤怒,各种训斥。</p>
这两个年轻的男女被说的面色羞红,转身逃离,两个儒生还紧追不舍,言语恶毒,刘安勃然大怒,当时就派人去将两个儒生绑了,脱了他们的衣裳,将他们捆绑在一起,丢在了大街上,让众人也来嘲笑他们。</p>
不等他们解开束缚,刘安就亲自来廷尉报案,言有儒生杀人。</p>
张释之自然是非常重视,天子脚下怎么能有杀人犯呢?</p>
当即将两位儒生抓住,儒生哭诉着自己的遭遇,而刘安却告诉张释之;他们公然诋毁别人,多次恐吓,威胁,教唆他们自杀。按着大汉的律法,教唆作案者当与作案者同罪,蛊惑自杀自伤者处死。这两人存心想要逼死别人,显然就是有谋杀的想法,可以按着杀人不成来定罪。</p>
也就是张释之是个好官,没有因为法家的身份,或者刘安的地位而定罪,在审问之后,他判决两位儒生向路人道歉,赔偿钱财,并且又让太子安道歉,赔偿钱财,可安却躲进了长乐宫内,直到两位儒生主动表示放弃诉讼之后,张释之方才赦免了太子。</p>
可见,有学问和捣蛋是不冲突的。</p>
就像这淮南王一脉,无论你是什么性格,最后都会走上谋反道路是同一个道理。</p>
面对阿父的训斥,刘安委屈的说道:“阿父,我没有惹祸,我是来告诉您一个好消息的。”</p>
“哦?什么好消息啊?”</p>
“阿父啊,还记得那天我曾给您说过墨辩的事情吗?”</p>
“嗯。”</p>
“墨家如今人才短缺,基本都是匠人,也找不出人来研究,我就想着让黄老帮着去做....”</p>
“哦...挺好的。”</p>
看到刘长完全不在意的样子,刘安改变了说辞,“阿父,你知道最好的谥号是什么吗?”</p>
“高?”</p>
“不,阿父,怎么会是高呢?德覆万物曰高,功德盛大曰高,覆帱同天曰高,就这三个评价,哪里配的上阿父呢?”</p>
刘长眼前一亮,拉起了儿子,“那你觉得哪个谥号配的上朕呢?”</p>
曹姝脸都黑了,“你个竖子!你阿父还活着呢!你就在这里给你阿父商议谥号?!”</p>
刘长却挥了挥手,“无碍,无碍,你说!”</p>
“文!”</p>
刘长一愣,“何解?”</p>
“阿父啊,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勤学好问曰文,博闻多见曰文,忠信接礼曰文,能定典.....”</p>
刘安越说越快,说的刘长眼前直冒星星。</p>
“您看,阿父,文如何?评价绝对是最高的,任何评价都没有文这么好...”</p>
“好,就这个字了,文!就文皇帝了!”</p>
“寡人博学多闻,一个文字,倒是般配!”</p>
刘长得意洋洋的说道,刘安这时方才说道:“阿父啊,可是有一个问题,这文皇帝,不只是要开创盛世,还得要重视文风,如今百家在您的手里都得到了发展,各种著作层出不穷,可问题是,他们的这种学术交流却没有一个像样的总结,大汉太大了,几次辩论根本改变不了什么,另外,这墨家的学说都要灭亡了...”</p>
“其他学派也大多如此,从前就不是显学,如今更是举步维艰....”</p>
“阿父您击败匈奴,平定内乱,百姓富裕,国家强盛,唯一所缺乏的,就是这文治的功劳了,您设立太学,县学,又有多本著作,只要这学派一成,您这文皇帝的谥号,还怕得不到吗??”</p>
刘长轻笑了起来,“你说的有道理啊,好,那就你来操办这件事吧,好好对待那些大贤,不要对他们太无礼。”</p>
“多谢阿父!”</p>
刘安开开心心的离开了,刘长却只是摇着头。</p>
曹姝担心的问道:“这孩子不知发了什么疯,这几天总是带着祥他们在城内奔波,又是找少府令,又是找尚方令....”</p>
刘长笑着说道:“很正常,我跟他这般大的时候,也总是想要建立功名,让家中大人们看看,最好能被他们夸赞几句....”</p>
“可惜啊,这竖子不精通激将法,没有得到朕的传承,不过,这蛊惑之法运用的也不错...”</p>
“就怕他惹出什么事来...”</p>
“哎!这一点你就不必担心了,没有不犯错的人,如今我还在,他若是犯了错,我还能指点,让他改进,若是现在将他锁起来,不让他做事,等到我不在了,他开始自己单独的操办诸事,那时若是犯了错,后果就很严重了,也没有人再帮着他收拾了....”</p>
“况且,这竖子聪慧,有冯唐盯着,也不会惹出什么大乱子的,无论他做的如何,你们都要装作不知情,等他完成之后,记得多夸赞几句....他想听的就是这个。”</p>
看着刘长说话,樊卿整个人都懵了。</p>
“长...你这个样子好慈祥啊....”</p>
“嗯??朕不一直都是一个慈父吗??”</p>
刘长很快又离开了厚德殿,樊卿有些惊诧的走到了曹姝的身边,“大姊,他最近怎么怪怪的?”</p>
曹姝长叹了一声。</p>
“无碍。”</p>
.........</p>
刘长坐在宣室殿内,吕禄在一旁服侍。</p>
站在他面前的,正是苍鹰郅都。</p>
郅都被分在了奉常名下,也就是归陆贾来管,本以为这一儒一法在一起会有矛盾,没想到啊,这两人居然如此的般配,作为精通法家思想的大佬,陆贾实在是太懂得怎么去运用郅都这样的人了,郅都在他的手里,直接就变成了无形的利刃。</p>
奉常是负责国内一切文化之事的,从太学,到祭祖,到礼仪,跟文字沾边的他都能插手。</p>
而陆贾在担任奉常之后,即刻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p>
其中大部分都是针对教育方向的,包括太学,国学,县学等等,郅都直接成为了他的万金油,随时待在身边,任何事都交给他来操办,郅都这个酷吏,跟其他酷吏还真的不一样,什么事都能做,连安排老师,制定招生计划,设立课程表,统一上学和放学时间这样的事情,他都能操办,当然,陆贾还是起到了很大作用的。</p>
陆贾上位之后,直接将大汉的教育事业超前拉动了一大步,这就让薛侯他老人家有些尴尬了。</p>
叔孙通对这些事情也很上心,亲历亲为,忙碌了那么多年,可平心而论,陆贾做的更好。</p>
陆贾又对庙堂的诸多礼仪进行更改,还是让郅都来跑腿。</p>
郅都不擅长定策,可擅长办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