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谁在人群中喊了这么一句,立时便有人七嘴八舌地应和。
更有甚者提议说这是“天降吉兆”,应该让陛下亲自前往。
秦欢暗自冷笑,不就是害怕井里的宝物被自己独吞么?
“既然诸位有此雅兴,那便同往吧。”
说完,甩袖出门。
众官员急忙赶上。
刘辩本犹豫要不要去,却被何太后点拨道:
“皇儿啊,你是不是被董卓关傻了?”
“别忘了,你是天子,他们是臣子。”
“这天下岂有皇帝见臣子而唯唯诺诺的?”
“这宴席之上,你作为大汉皇帝,还是该拿出点威严来。”
“别让大臣看了笑话啊。”
她苦口婆心的说着,方才群臣们的冷笑她尽收眼底。
眼下他们母子的实权不多,若是刘辩性格再如此软弱下去。
只怕第二个董卓又要诞生了。
刘辩满脸羞惭,低眉道:
“……母后,儿臣知错了。”
看见刘辩这副委屈模样,何太后又心头不忍:
“好了,以后你多注意点儿便是了。”
“眼下大臣们一起去嘉德殿寻宝,你作为天子理应同去。”
“好给大臣们作个表率。”
刘辩犹豫道:
“母后不陪儿臣同往吗?”
何太后无奈地苦笑道:
“傻孩子,哀家是个妇道人家,怎能轻易抛头露面?”
“我和唐姬就先回宫去了,你在大臣们面前须得时时谨记——”
“你是主,他们是仆。”
“万不可失了威仪啊。”
刘辩垂目,直直跪倒在地:
“是,儿臣谨记。”
秦欢领着群臣,来到了嘉德殿正南面的枯井。
众人将井团团围住,议论纷纷。
有人提到这井始建于光武,今日泛毫光,必定是龙祥之兆。
也有人说这井中泛光,必定是内藏宝物,应当及时派人下去寻觅。
刘辩见着群臣议论纷纷,自己插不上话,只好在旁干看着。
有人按捺不住,提出让士兵下井进去寻。
可是周围的士兵都是秦欢的人。
秦欢不下令,哪个会动?
“武安君,请派两名士兵点火把下井打捞,必定能有所收获。”
忽有大臣提议道。
秦欢双手叉在前胸,目光微微一转:
“大伙儿既然都说井中有宝物,若是派下去的士兵不中用。”
“遗漏些什么,该如何是好?”
那大臣不解其意,忙问道:
“那依武安君的意思呢?”
秦欢勾唇一笑:
“此事事关重大,不如请公下去走一趟吧。”
“我?”
那大臣慌了神,这井深不见底的。
若是下去了,遇上些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该如何是好。
“我……我是去不得的。”
秦欢捂嘴一笑,又把目光瞥向旁人:
“那不如你去?”
“或者你?”
“你?”
“再或者你?”
秦欢连指数人。
他们全都表示不敢下井。
秦欢无奈叹了口气:
“好吧,既然大伙儿都不敢下井探宝。”
“那这苦差事便由我亲自代劳吧。”